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朱志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从学理上说,美育是美育,宗教信仰是宗教信仰,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但是,当时的中国,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背景下,有些人过度夸大宗教的作用,使得“宗教救赎论”观点泛滥,蔡元培本着科学主义的精神,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基础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对中国的美育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传统重感悟、重当下体验的文化心理角度看,以美育代宗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今天看来,提倡美育实际上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18世纪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约翰·尼柯拉·提顿斯把人的心理功能划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人的知、情、意要全面发展,其中的情感主要应由审美来充实。美育通过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性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度重视智育、生活节奏紧张的当下,美育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尔库塞曾批判现代工业社会将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创造力,他强调要把人从现实中解放出来,获得全面发展。卓别林主演的喜剧电影《摩登时代》中的查理,就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一个单向度的人。

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育,是指人的一切审美活动,包括欣赏自然美景、艺术等,都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铸就人的精神世界的有机部分。这是一种自发的美育。而狭义的美育,则指经过自觉地、能动地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的审美教育,如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等,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在自觉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校自觉的美育又可对人们自发的审美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当然,完整的美育过程是自发的美育和自觉的美育相统一,它们共同推动人生境界的提升。

审美的资源是丰富的,审美活动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趣味是审美的核心内容。审美活动本身不是占有,我们欣赏大海不是占有大海,人们更乐意自己在受到感动的同时,让他人也分享感动,这使得审美更具有普遍有效性。审美也具有超越的功能,让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和超越。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完全脱离功利,但是可以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同时,美育与德育、智育在内涵和方式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产生动情的愉悦。正因如此,智育与德育都可以通过审美而得以强化。主体审美能力的激情和想象力的焕发,可以极大地促进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在道德的感化中,也包含了审美、动情的元素。

(摘编自朱志荣《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美育和宗教信仰有本质区别,但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是切中时弊且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B. 狭义的美育是指学校自觉能动地、有意识地进行的各种审美教育,它能对广义的美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C. 通过审美活动来充实情感、陶冶性情,对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对人类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

D. 智育与德育都可以通过审美而得以强化的原因是美育能春风化雨般地感染人、打动人,而不是强制地灌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借助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引出话题,交代了美育的历史意义,并统率全篇。

B. 作者借马尔库塞的言论和卓别林饰演的“查理”一例旨在说明工业社会易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C. 全文从美育的功能、概念、特点和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D. 文章结尾分析了美育和德育、智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审美对德育、智育的功用和时代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蔡元培先生在一百年前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中国的美育实施可能就要晚一个世纪。

B. 学校虽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仅靠学校的课堂美育是远远不够的。

C. 审美具有超越功能,能够让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和超越,我们可以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脱离功利。

D. 人们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审美感动,是因为审美资源丰富多彩,审美活动有趣并为人们喜闻乐见。

下载Word版试题
《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朱志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B项,以偏概全,第三段“狭义的美育,则指经过自觉地、能动地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的审美教育,如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等……”学校的美育只是狭义的美育的组成部分。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分析不当,开篇并未起到“统率全篇”的作用,后文围绕美育在当代的作用、美育的范围等论述,并不是围绕蔡元培所说的内容说的;B项,张冠李戴,作者用马尔库塞的言论和卓别林饰演的“查理”的例子是为了论证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D项,“时代价值”无中生有。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并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A项,推断不合逻辑,“晚一个世纪”的结论太绝对;C项,曲解文意,“脱离功利”错,原文说“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完全脱离功利,但是可以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D项,强加因果,“人们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审美感动”是因为个人的选择。故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如何审题?

(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①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

②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

③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

④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

(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录入时间:2021-03-07 09: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