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面对信息碎片化,文学创作更须坚守经典意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今时代,微博、微信、微阅读、微视频等以“微”命名的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各类媒体自媒体空前发达,但无论文化生活和阅读生态如何“碎片化”,人们对经典名著一直葆有热情。2019年全国图书大众阅读榜前10位有9部是中外文学经典,而在前30位中,一半以上为文学经典,其中既有《围城》《平凡的世界》《三体》等耳熟能详的中国佳作,也有《窗边的小豆豆》《追风筝的人》等备受青睐的外国经典。

②经典是“被反复阅读欣赏的作品”,每次重读都给人带来新的发现和体验。经典意蕴厚重,背后有深厚的语言、文化传统支撑;经典浩瀚广博,营造独成一体的意义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的长销启示人们,文学创作不能跟在碎片化、快餐化后面亦步亦趋。创作者要准确把握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人们提供深度思想艺术体验。

③文学的生命力在于为读者链接起精彩的想象世界,带来新的发现、新的体验,这些都离不开时代的媒介环境。文学发展到今天,历经口耳相传、说书讲史、印刷成书、报章连载、网络传播等多个阶段,不同时期的作家总是根据介质和传播渠道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写作。当前,互联网技术在素材、传播、反馈等方面对创作产生诸多影响,重塑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便利。比如以文学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作为搭载平台,创作者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读者。是追求读者数量的最大化而迎合、从众,还是坚持独特定位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这一群”读者,主动权掌握在作者手中。

④面对媒介环境变化,文学创作在遵循自身规律的同时,也需自我调适,讲求“用户体验”,增强“读者意识”。比如,重视表达方式和文字的亲和力,文字更感性、更细致、更具画面感,表达更精短、更直接、更凝练等等;比如,重视互联网时代所强调的“问题意识”,善于从社会热点议题中捕捉和回应读者的内心关切。创作者不仅从表达上,也从题材和主题定位上,面对新对象重新聚焦,重新组织,让创作焕发新的气质和神采,不论是回溯历史,还是关注现实,都能给予读者文学式的回应,并将读者引入深沉境界而令其流连忘返。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调整创作方法和策略,才能实现经典追求。

⑤但是,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文学创作的初心。时间和读者对创作的最终考验可能不是跳得有多高,而是走得有多远,当下获得大量点击也不意味得到持久认可。作者要重视读者、适应变化;更要放长眼光、保持定力,坚信体验深入、精神深刻、表达隽永对人类具有长久价值,坚信认知能力、审美光芒、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需。

⑥每个时代有其与众不同的题材与主题,有其独特时代关切与时代精神,经典之作凝结着作家对时代生活的深度思考。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曾深入乡村、亲下矿井体验生活,以感受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了这样丰富切实的体验和对时代大势的宏观把握,一部当代经典才孕育问世。创作者只有义无反顾地投入时代生活,才可能提供独一无二的深度体验,赋予作品长久价值。

⑦同时,创作者还应当以有强度、有信念的叙事为读者带来希望和力量。优秀创作者能够以有强度的叙事实现精神的超越,让人们尽可能避免短视、封闭和萎靡。古人强调诗言志和兴观群怨,鲁迅呼吁疗救人的灵魂,都是强调文学要升华现实、激励人生、给人以勇气。巴金执着地叙说青春力量和信仰的光芒,讴歌理想、赞美未来,同样是希望创作能给人带来信心与力量。

(摘编自《面对信息碎片化,文学创作更须坚守经典意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各类媒体自媒体空前发达的当下社会,虽然文化生活和阅读生态有“碎片化”趋向,但人们对经典名著却热情不减。

B. 经典名著背后有深厚的语言、文化传统支撑,所以反复阅读经典,会有新的发现和体验,这是经典名著长销带给我们的启示。

C. 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文学创作在遵循自身规律的同时,需要从表达方式、题材和主题定位等多个方面进行自我调适。

D. 时间和读者对创作的最终考验也许并不是当时多么流行,而是能够流传多久,现在被热捧的作品并不一定能够成为经典。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列举信息碎片化时代中外经典名著依然畅销的现象,引起下文对其畅销原因的分析和文学创作要坚守经典意识的论述。

B. 文章④⑤两段强调文学创作者需要遵循文学自身的规律,坚守文学创作的初心,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而作出改变。

C. 文章第⑥段中作者用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成功实践,指出文学创作者应该深入体验生活,把握时代脉搏,进行深度思考。

D. 文章结尾用古人、鲁迅和巴金的例子来论述文学创作应当给人们带来希望与力量,让人们尽可能避免短视、封闭和萎靡。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典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准确把握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深度思想艺术体验,所以文学创作者要自觉抵制文化生活和阅读生态的“碎片化”。

B.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媒介环境,不同时期的作家总是根据介质和传播渠道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写作,为追求读者数量的最大化而迎合、从众。

C. 文学创作只要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创作方法和策略,给予读者文学式的回应,将读者引入深沉境界,就能实现对经典的追求。

D. 面对信息碎片化的新的媒介环境,作者提出文学创作要遵循规律,也要自我调适,更重要的是要坚守经典意识,不能忘记文学创作的初心。

下载Word版试题
《面对信息碎片化,文学创作更须坚守经典意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题干指定材料的内容,尤其是对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所以反复阅读经典,会有新的发现和体验,这是经典名著长销带给我们的启示”说法有误。第②段中说“经典是‘被反复阅读欣赏的作品’,每次重读都给人带来新的发现和体验”“经典文学名著的长销启示人们,文学创作不能跟在碎片化、快餐化后面亦步亦趋”,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选“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而作出改变”说法有误。第④段强调,面对媒介环境变化,文学创作在遵循自身规律的同时,也需自我调适,讲求“用户体验”,增强“读者意识”。第⑤段强调文学创作要坚守初心。没有递进关系。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这类题目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要求选“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项,“所以文学创作者要自觉抵制文化生活和阅读生态的‘碎片化’”说法有误。原文只是说“经典文学名著的长销启示人们,文学创作不能跟在碎片化、快餐化后面亦步亦趋”,选项无中生有。

B项,“不同时期的作家总是根据介质和传播渠道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写作,为追求读者数量的最大化而迎合、从众”说法有误。原文说“是追求读者数量的最大化而迎合、从众,还是坚持独特定位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这一群’读者,主动权掌握在作者手中”,选项曲解文意。

C项,“文学创作只要……就能……”说法过于绝对。文学创作根据媒介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创作方法和策略,增强“读者意识”,只是实现对经典追求的必要条件。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还需仔细甄别。

录入时间:2021-02-03 11: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