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搬家·小小说大世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搬家

亮子是一個非常优秀的士兵,当兵的第三年,部队的首长把亮子留下来,不过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

和战友分别时,大家都哭了,战友们哭是因为要离开了军营了。亮子也哭了,亮子哭着哭着,就想起那个有风的黄昏。

那个有风的黄昏,亮子才十八岁。父亲听到征兵的消息,就到河边找到了正在捉鱼的亮子,说:“孩子,在家你也没事,去当兵吧,当兵锻炼人!” 那天晚上,父亲去了支书家,带去了一瓶珍藏多年的药酒,平时父亲都舍不得喝。亮子终于得到了一个名额,体检和政审后,顺利进了部队。他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很上进,到复员时,亮子竟然当了士官,并留了下来。

亮子回家探亲的时间少了。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年龄大了,家里没人照顾,亮子开始担心父亲,就想着把工作调回去,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啊!

又过了五年,亮子结婚生子,终于发现自己离不开这个地方了,可能永远回不了老家!这时候,亮子就想着把父亲接过来,父亲七十多了,再不尽孝,何时尽孝呢?他给父亲打电话,让父亲搬过来住。

父亲不愿意,说:“太远了,去外地住,不习惯。”亮子很无奈。一有时间,就打电话给父亲说话,了解家里的情况。

终于有一天,父亲竟然说要搬来和儿子一起住。亮子高兴得要命,立马开车去接父亲。乡亲都来送别,父亲喝了很多酒,说:“以后就不回来了,老了,要享几天的福了……” 父亲到了儿子工作的地方,天天都闲不住,一个人经常到后山上走来走去。他看见儿子带兵,声音嘹亮,真威武。父亲看着,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

父亲喜欢到外面转,一回来就与儿子不停地说话,说他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喜欢上这里的风土人情,真后悔没有早点到来。

儿子很不解,这里有什么好呢?山路弯,水质苦,风沙大……有一天,父亲说:“这地方东面有一片地,风水不错,我死后就把我埋在那儿。” 亮子努力说服父亲:“那里以前可是乱坟岗……”“那里风水好,适合我木命的人。”父亲坚持说。

父亲得了脑梗,突然就走了,在他所谓“好风水”的地方长眠了。亮子一下子感觉孤独了,一有时间就去乱坟岗和父亲说话。他看看父亲的墓碑,很小,在草丛中不起眼,就像父亲的一生,静静地来到了世上,又静静地走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父亲死后还不能进祖坟,作为儿子很愧疚,亮子下定决心,要将父亲的坟迁回家乡。一切准备就绪,亮子招呼一帮人到了墓地。

这时,守墓人却对亮子说:“你不懂你父亲啊!”亮子忙问:“啥意思?”

“以前,你父亲哪里也不去,天天来这里,我们一起聊天。他害怕死亡,死了进不了祖坟怎么办?死后没法与你娘说话怎么办?可他怕你一个人在这里定不下心,就把自己留下来了。这里有一封信,你自己看看吧。”守墓人把信递给了亮子。

“孩子,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有爹呢!你好好在这里工作吧,为自己,更为国家。你不要想家了,爹把家搬到这里来了,爹会陪你一辈子,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亮子猛回头,望着父亲小小的坟墓,眼泪唰唰流了下来。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和战友分别时,大家都哭了”,既表现了战友分别时的不舍,也自然引出下文亮子参军的情节。

B. 为了让亮子当兵,父亲给支书“带去了一瓶珍藏多年的药酒”,侧面反映了征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C. 亮子虽文化程度不高,但吃苦耐劳,深受首长的器重,而且很有孝心,是小说所极力讴歌的人物形象。

D. “静静地来到了世上,又静静地走了”,既写出了父亲平凡的一生,也表达了亮子的悲伤心情。

2. 父亲留给守墓人一封信的情节安排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小说在塑造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方面有哪些巧妙的安排?请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搬家·小小说大世界》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1)有助于直接点题。“搬到这里来了”“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照应了题目。(2)有助于凸显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这封信让读者直接了解到父亲的内心世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及对其工作、生活的极力支持。(3)有助于情节的展开。从亮子入伍当兵,到要接父亲来尽孝,再到父亲来到部队,去世后安葬在乱坟岗,最后亮子要将父亲叶落归根,一封信让情节发生突转,这一转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4)有助于深化主题。一封信揭开父亲搬家的真相,勾勒出一位默默奉献,支持儿子工作的父亲形象,表达了对父爱如山、血浓于水的亲情赞美。   

3. ①从叙事方法上看,小说运用插叙,交代了父亲对亮子当兵的支持与付出。②从情节和描写手法上看,小说重点通过父亲搬家这件事,结合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塑造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③从表达技巧上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从父亲一开始不愿意搬家到最后叶落外乡,写出了父亲为支持儿子扎根军营所做出的牺牲。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B项,“反映了征兵过程中存在着腐败问题”错误,根据前文“当兵锻炼人!”这一情节,可以推断父亲给支书“带去了一瓶珍藏多年的药酒”,反映了父亲想让孩子去部队锻炼的诚心。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本文中,父亲留给儿子的信中说:“孩子,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有爹呢!你好好在这里工作吧,为自己,为父亲,更为国家,你放下一切吧。你不要想家了,爹把家搬到这里来了,爹会陪你一辈子,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这一情节的作用:第一是,照应题目《搬家》;第二是,父亲是一个会为儿子作长远打算,放手让儿子成长的父亲,当他看到儿子威武雄壮的身姿,不禁为儿子感到骄傲自豪,为了让儿子能安心在穷困的地方工作,他克服了自己的害怕,从老家搬到亮子工作的地方,甚至执意葬身此处,可见他是个有觉悟、能为国着想,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第三,结尾以“父亲”的信戛然而止,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第四,“父亲小小的坟墓”“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刺痛了他的眼”突出“父亲”的伟大,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赞美和感激,升华了主题。作答时具体结合以上几点组织答案即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小说第三段,“那个有风的黄昏,亮子才十八岁,风吹着亮子黑黑的胡子……亮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表现得很突出。到复员时,亮子竟然当了士官,并留了下来”,是插叙,补充说明亮子当兵的过程;从情节和描写手法上看,“太远了,我都一把老骨头了,现在去外地住,不习惯”是语言描写;“父亲天天都闲不住,一个人经常到后山上走来走去”,动作描写;“父亲看着,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线”是神态描写;“你不要想家了,爹把家搬到这里来了,爹会陪你一辈子,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是心理描写;从表达技巧上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父亲年龄大了,家里没人照顾,不愿意到这里来”“终于有一天,父亲竟然说要搬来和儿子一起住”,可见父亲为支持儿子扎根军营所做出的牺牲。具体结合以上几点作答即可。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录入时间:2021-02-03 11: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