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音乐教材同步冀少版四年级上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难点:学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时,引导学生注意区分X X X和XXX两种节奏型。

三、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音响

四、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教师:今天老师非常高兴和大家在一起上音乐课.在上课之前我要送给大家两份礼物.(出示哈密瓜图片,下面显示节奏型XXX)找同学说出节奏并打出节奏.问:按节奏问答. 同学们 图片上是什么?答:哈密瓜!哈密瓜(重复两次)!师:今天老师特别的高兴,我一高兴就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下面我就问同学们的名字.不过你们得按节奏回答我两遍.(分别按节奏问男女同学的名字).师问:请问你的名字叫什么?生答:XXX XXX 回答后请大家一起重复!问过两人后问全班同学的名字.自己回答自己的.教师讲节奏:出示图片一个大西瓜,讲解前八后十六的由来.再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出示葡萄干图片引出切分节奏,讲解切分节奏在两拍内完成,并拍出来.师生问答:图片上是什么?葡萄干!葡萄干!(可以让学生按节奏回答自己的名字)

3.下面我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新疆的歌曲请同学们听听节奏型出现在那个位置.一会我请同学们把他画出来.(教师播放音乐出示乐谱)一边听一边律动.听过后教师把前奏的拍子画出来,请一名同学把谱子中的节奏型画出来.再听歌曲.请同学们把乐曲中的节奏性拍出来.再听乐曲一边拍一边唱.(如果不熟可以重复一次)加打击乐器分两组打节奏。

4.在这首乐曲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亚克西)教师说出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自豪的)教师范唱歌曲.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看视频中同学的演唱来感染学生.注意歌曲情绪.听后随琴演唱歌曲.分析歌曲中出现的记号重点强调.再次完整演唱歌曲(随伴奏)

5.今天咱们学的是那个民族的歌曲呢?(新疆)下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新疆.(出示地图)教师:那位同学帮老师画出新疆的位置?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面积占总领土的六分之一.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有47个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音乐.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氛围.新疆有天山、有沙漠、有草原,自然风光优美。昼夜温差大有一句话具有代表性“早穿棉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盛产水果和农作物。有“水果之乡”的美称。还被誉为"歌舞之乡"新疆还有一句俗话叫"歌舞不分家"那为什么新疆的音乐能让我们一听就听出自己的民族特点呢有一种异域的民族特点呢?因为新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同学们知道“丝绸之路”吗?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丝绸之路”,路线从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出发途经新疆到达阿拉伯。所以新疆的音乐和舞蹈具有异国风情。有中国的元素、欧洲和阿拉伯民间音乐的风格。所以新疆的音乐具有异国的风格.

6.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两种新疆的乐器。(出示图片手鼓)简单介绍乐器的构造(木制和动物的皮)欣赏手鼓的音色。说出手鼓的音色特征(清脆,明亮)。介绍第二种乐器冬不拉。欣赏冬不拉音色说出冬不拉音色的特点。(悠扬)

7.刚才老师说到了舞蹈,请同学们边看视频边学习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

8.拿出打击乐器发给同学分组打节奏。铃鼓 XX XX 三角铁X- X- 手铃 XXX XXX 沙锤 X X X

9组合,把音乐、舞蹈、打击乐器放在一起。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节奏、歌曲、舞蹈、新疆的文化和地理)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学校,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健康快乐!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反思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中通过“亚克西”来赞美今天的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本课中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解决好歌曲两种不同节奏型。以此为出发点,所有环节为这一目标而服务,学生也都完整的唱准歌曲。总结这一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借鉴和运用:1、教学目标、重点明确。本课中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唱准两种不同节奏并能清楚它的位置。我首先通过用两种节奏的“新疆水果“X X X 和X X X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习节奏。在这之后,马不停蹄继续让学生回到歌曲中,边聆听边用笔画出节奏型出现的次数,在不断的强调与聆听中,解决好重点难点.2、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声音美的塑造。通过自身带有感情的范唱以及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等来让学生进行模仿演唱。同时在演唱过程中以“lu”代替唱名唱旋律,在学生演唱过程中强调声音的“颗粒性”———声音的集中,同时让学生感受每一个音就像一粒枣,轻轻往口里丢进去唱下来的感觉,这样具体形象的语言描述,能让学生马上能找到正确的声音感觉,更好的解决我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这堂课中也有产生一些问题值得我思考.1、音乐课的教学应该是“整体——元素——整体”的过程,在此堂课中学生刚开始对歌曲的“整体”感受印象不深,感受不够强烈,尤其是对于歌曲中的新疆风味,没有给与学生更多的感受和引导2、对于学生良好的听觉习惯的培养还需加强。因为音乐本身就是听觉的艺术,它是抽象的,得需要我们静静的去感受。所以,良好的听觉习惯对于学生感受音乐很重要.3、平时应多加入基本音乐知识的的训练,比如节奏与乐理.4、歌曲最后部分才临时安排学生学习新疆舞蹈动作,显得有些突兀,没能事先有个铺垫,让学生马上接受并表演有些难度.通过对自己课堂的反思,有几点我觉得可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改正.1、学生听觉习惯的培养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如带着问题的聆听、边听边随歌曲律动、让学生从伴奏中区分出歌曲的前奏与演唱部分.2、歌曲的学习应是“预习—学习—巩固”这样一个模式。所以,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不能唐突的直接摆在学生面前,应事先做好铺垫,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随后再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与学习,在学生掌握到位后,再最后再进行巩固,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就能牢记而不至于遗忘。

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教师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也不能只会做不会反思。只有懂得反思,不断了解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优点,才能成长的更好。在《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这一课中,我明确感受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我也将用心去改正,上好一堂优质音乐课。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