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Na、Al与O2的反应。?
【教学难点】
Na、Al与O2的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本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学案导学、归纳演绎
【教学用具】
多媒体、实物展示台、酒精灯、石棉网、小刀、镊子、玻璃片、火柴、滤纸、坩埚钳、坩埚、泥三角、三脚架、废物缸、铝箔、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2014年8月2日发生在江苏昆山的金属粉尘爆炸,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由“焦点访谈”引出金属的化学性质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授新
(一)回顾、总结旧知
由于我们在初中学习了很多金属。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金属的物理性质: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易导电、易导热、有延展性。
同时根据课前自主学习,检查同学们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掌握程度,金属能与非金属、酸、某些盐溶液等发生反应。
根据钠、镁、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归纳元素的化学性质。总结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思路: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由此及彼,提出问题: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金属呢?比如Na和Al。下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来研究钠、铝与氧气的反应。
(二)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
1、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钠的原子结构特点,根据钠的原子结构特点猜测钠的有关性质,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归纳钠的保存以及钠的物理性质。
由于做钠的实验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提出实验要求,要求同学们先看清实验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Na的存放,并让学生动手操作Na的取用和切割,观察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记录并描述实验现象。师生一起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
完成思考与交流:在实验室中,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2、在观察钠的切面颜色变化时留下伏笔---变暗,分析钠在常温下与氧气的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产物的颜色、状态。
3、过渡:这是在常温下钠与氧气的反应,那么加热的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在实验前再次提出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要求同学们注意实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