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人教版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 西洲曲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西洲曲》教案优质课下载

培养学生从景物、动作、写法等角度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感悟爱情的真挚美好,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1、顶真、谐音双关等写法的运用

景物与动作相结合来表达女子苦苦思念之情及微妙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景物与动作相结合来表达女子苦苦思念之情及微妙的心理变化。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 探究赏析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设计: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似乎想借少男少女嬉戏的热闹场景,告诉我们他精神上的孤独,引用了“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洲曲,来感受一下南朝乐府诗中关于爱的告白。

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第一遍自由朗读,注意把握诗歌整体节奏

第二遍提读和视频范读相结合,注意感受诗歌情感美

第三遍齐读,老师检查效果

(教师引导)从刚才的诵读中,你发现诗歌在结构的上下衔接与句式的勾连上有什么特点?

2、细读诗歌,理解诗意,并用散文化的语言复述全诗。

重点探究

1、根据诗中景物的特点,如果将全诗划分为三部分,将如何划分呢?

明确:第一部分(1—6)句为初春,第二部分(7—10)夏季,第三部分(11—32)深秋。

2、(小组讨论)从景物与动作两方面赏析诗句,感受主人公情感变化。

预设问题分解: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按照常规逻辑,接下来应该是“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度”,为何中间穿插了“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体现女主人公怎样心理?

明确:一方面是为了写女子的娇好美丽,另一方面是女子盛装打扮,是渴望情郎的到来。可见女主人对爱情的害羞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