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送李愿归盘谷序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送李愿归盘谷序》优质课教案下载

教学重难点:

1. 真正理解韩愈的写作意图;

2.掌握领会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多媒体、合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苏轼在《东坡题跋》说:“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谷序》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称之为“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苏轼、姚鼐为何对这篇文章有如此之高的评价?想必这篇文章有其独特之处。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中的字词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成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2、理解韩愈的写作意图;

3、探究作品的艺术成就。

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大意,梳理出文章脉络。(5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二、文章脉络

第一层(第1节) 首段叙述盘谷的地理位置、环境及“盘谷”之名的由来,并交待李愿的隐士身份。

第二层(第2节) 借李愿之口,写三种人:声名显赫的“大丈夫”;穷居野处、高洁不污的隐士;奔走于趋炎附势之途的失败官迷。对比映衬中,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憎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三层(第3节) 末段即韩愈给李愿的赠诗。极言隐居之乐,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我们对文章有了整体的了解,那么文章段内又是怎样的呢?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是什么?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课文,尝试去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研读课文

1. 第一节中盘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明确:盘谷在太行之阳。“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写出了盘谷的富饶、美丽和幽静的环境,韩愈的友人李愿就住在这里。)

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一段也在暗示友人李愿的高雅脱俗,为下文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做了很好的铺垫。下面我们一起来研读第二节。请同学们回归文本找出相关的内容作答。

2.第二节描绘了哪三种人?他们有哪些特点?

(明确:第一种人是所谓“遇知于天子、用力子当世”的“大丈夫”。这种人“利泽施于人”,声望极高;“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权势极大;“武夫前呵,从者塞途”,垣赫一时;“喜有赏,怒有刑”,一切以自己的好恶为转移;“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喜欢听阿谀之词;“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姬妾成群。这些描写,使那种身居高位、依仗权势、穷奢极欲的官僚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