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岳麓书社选修五第3课 研究的过程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第3课研究的过程》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的学生基础差,即便是到了高三年级,许多学生对史料的含义、价值以及分类、史学家如何运用史料重现历史等问题,仍然很难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而这就是本课的着力点所在。本课将通过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为主线,带领学生理清史学家运用史料进行史学研究的必经过程:搜集史料——整理史料——辨析史料——运用多重可信进行严密推理。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5第一单元“认识历史”第3课《研究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知道史料的基本含义,了解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概述史学家工作的基本方法。”史料是历史学重现历史的基础,故教材首先介绍了史料的含义、价值、分类等问题。在掌握史料之后,史学家还必须要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重现”历史,所以教材紧跟着介绍了研究历史的方法。由于本节课理论性,为了使基础差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本课拟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为主线,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史料,以及如何运用史料努力接近历史的真相。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各种史料的价值;引导学生通过可信的史料证明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综合信息进行严密的推理,得出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的结论。

〖导入新课〗

2014年6月,中国宣布将南京大屠杀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日本官方要求中方取消申报,中国官方态度明确“不撤”。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屠档案申遗成功。中日双方的网民对待此事也是两种不同的态度。现在的日本右翼教科书:“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文后又称:“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通过日本的一系列行为,作为一名高三的学生,面对争议,我们更要认识真实的抗战史,还原“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实。

〖讲授新课〗

一、研究历史时史料的使用

面对争议,引导学生要用“读史征信”的方法证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真实性,随后由教师解释读史征信的概念:通过阅读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从中引申出什么是“史料”。

出示材料:“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史迹遗存与文字记录或历史文献两类”。

——白寿彝《史学概论》

史学家如何通过史料“重现”历史的?

历史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客观准确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教师总结:要想还原历史的真相,史料一定要“确”、要“具”(全面、孤证不立)。

划分依据史料分类史料学术价值判断载体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由人撰写,受时代、作者本人等多重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反映客观的历史。实物史料

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包括各类遗物、遗址、建筑、墓葬、碑刻等,这类史料,有很大部分是考古发掘的。真实、直观、可信度高。实物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可与文献资料相互参证,从异同中寻找历史的真实。口述史料即田野调查,人们以口耳相传记下的史事。如神话、传说、调查采访、回忆录等。神话传说等存在艺术加工和虚构的情节;回忆录等,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因此,应慎重对待,尽量与其他史料结合使用。时间一手史料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当时的史学家的记录。一手史料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但两者价值高低不能绝对化。二手史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意图有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如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经过作者的加工,有夸大、美化甚至捏造事实的可能。

无意史料没有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如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等。没有主观故意,记录更接近历史事实。 示例:下列史料,按载体(时间)分属于哪一类史料 ?

史料1:三星堆出土纵目青铜面具 (第一手史料、实物史料)

史料2:传说舜的母亲握登,生舜于上虞的姚墟,所以舜就姓姚。上虞县西南有握登圣母庙。(第二手史料、口述史料—神话传说)

史料3: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男耕女织的农村生活:“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文学作品)

史料4: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东汉班固编撰)

(第二手史料、文献史料—官方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