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人教版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2课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2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一)设定依据:

1.课标要求:认识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讨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要求:了解中国戏曲中的脚色、脸谱等;探究昆曲对我国其他剧种的影响;认识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探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分二部分:一是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二是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第一部分,教材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具体地介绍了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从历史维度看,介绍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从现实的维度看,昆曲对后世中国戏曲众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建国后政府对昆曲重视情况以及昆曲当下生存发展面临的困难。

4.学情:高二学生已经过初中与高一历史学习,已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涵养。

(二)目标设定:

1.根据以上分析,特设定以下三维目标与历史核心素养渗透培养:

(1)通过时间坐标轴的梳理,复习落实昆曲产生发展衰落史,认识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之“古老”,渗透时空素养培养。

(2)通过《牡丹亭》中《游园》片段反复欣赏和历史解读,了解中国戏曲中的脚色、脸谱等艺术特色,认识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之一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和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的原因。

(3)通过材料创设情景,认识昆曲被誉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的原因以及认识昆曲为何要拯救保护的原因;

(4)结合《青年版牡丹亭》的推广实践,探讨昆曲艺术拯救保护的对策,更真切感受非遗保护的艰难,激发保护文化遗产的内心愿望。

2.重点:认识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

3.难点:认识拯救和保护昆曲任重道远。

教学流程

【课前渲染】

课间播放《牡丹亭.游园》唱段5分钟。

设计意图:气氛营造,为导入和新课学习作准备。

【导入】

教师叙述:课间之时,我们欣赏了一个戏剧片段,知道这是什么剧种、什么曲目的戏剧吗?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知道昆曲是怎么产生、发展?《牡丹亭》又是怎样产生、发展?《牡丹亭》在昆曲发展史又有怎样独特的地位?就让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下昆曲和《牡丹亭》的发展史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昆曲和《牡丹亭》的发展历史。

【新课学习】

【环节一】忆《牡丹亭》之史,初探昆曲为何要救护?

用时间轴梳理昆曲六百年的历史。首先,在师生互动中共同完成昆曲产生、发展、繁荣、衰落史;其次,教师设问《牡丹亭》诞生于何时?其诞生又带给昆曲什么影响?引导学生学习《牡丹亭》的发展史。

教师小结:汤显祖传奇剧本《牡丹亭》问世于明万历年间的1598年,这正是昆曲开始进入发展期。《牡丹亭》问世后很快与昆腔结合并搬上舞台,出现“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的情况,加速了昆曲黄金时代的到来,且又使这个黄金期持续长达二百多年。正如学者徐朔方所言:“没有《牡丹亭》,昆腔很难找到曲与白、表演与声腔,内容和形式如此珠联璧合的保留节目。 ”可以说《牡丹亭》成就了昆曲,昆曲也成就《牡丹亭》。一部《牡丹亭》的兴衰史,就是一部昆曲的繁荣与衰落史。

设计意图:(1)以时间轴复习梳理已学过的昆曲史,渗透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培养;(2)以时间轴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昆曲要拯救与保护的理由之一:“古老”;(3)点明《牡丹亭》与昆曲发展间的关系及其独特的地位,响应本课设定教学主题:以《牡丹亭》为例,探昆曲的拯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