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人民版必修二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民2003课标版《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二篇章:20世纪中后期社会主义改革的概况——社会主义国家多种模式的实践

(一)社会主义在东欧

请同学们根据两则材料了解一下20世纪中后期社会主义在东欧改革的概况。(间隔一分钟)南斯拉夫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的发展模式,他想通过社会主义自治的改革运动冲破斯大林模式,最终,国家解体并陷入内战。匈牙利建立了新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也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最终于1989年发生了剧变。这是社会主义在东欧,最终没有形成实质性的进展。

(二)社会主义在苏联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教师设问。在斯大林去世之后,有三位国家领导人实行了改革,哪三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他们改革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在经济领域,然后在政治领域)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模式,反而使斯大林模式更加完善巩固。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改革,失败后,进行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提到,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苏联坚持历史虚无主义,什么是历史虚无主义呢?就是反对唯物史观,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反对党的领导,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社会主义在中国

请同学们,看材料一,思考建国后,我们对社会主义进行的探索中,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影响的具体史实有哪些?(一五计划;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都没有脱离斯大林模式,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左”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导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中国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不同的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几经改革,都没有能够取得成效,只有中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端正了思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理解呢?他是相对于苏联模式而言的,中国特色不是苏联特色,是“去苏联化”,去斯大林模式化,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对20世纪中后期社会主义改革在东欧、苏联、中国的概况的解读,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史学素养。

概念阐释: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先请一位同学读一遍材料)然后问大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什么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体表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史实,可以证明这种关系。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月初,也就是4月1号《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我们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时期,也不能有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时期,所以,我们不能否定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能否定改革开放之前的毛泽东思想,他们之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第二,我们刚才锻炼了一下高考42题论题类的答题模式。假如给你一段材料,你首先要找论题,我们这里的第一句就是论题,然后从不同角度找史实进行论证,最后加以总结,这就是高考42题论点类答题模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先请同学们齐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想一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次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什么事件啊?(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最低纲领的内容:推翻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实现民主共和国)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一项什么政策(和平赎买政策)在理论上,表现是什么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毛泽东解决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问题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邓小平理论解决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阐释让学生理解在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时期重要的历史概念,培养学生历史阐释和历史理解的史学素养能力。

第三篇章:20世纪中后期社会主义改革蕴含的启示

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时空定位的方式梳理一下。然后,以时空轴为材料,思考20世纪中后期社会主义改革蕴含的启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设计意图:模仿2018年高考II卷42题的设问方式,进行高考模拟演练,这属于高考启示类小论文题,真正地链接高考。

命题研习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进行论述。

观点: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不断创新,理论创新是关键。论述:苏联的三次改革没有从实际出发,坚持历史虚无主义,没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没有坚持唯物史观,改革失败。中国改革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唯物史观,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成功。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分析、讨论的空间,师生共同参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小组的合作精神。讨论结束后,学生展示成果,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教师实时点拨,并板书主要内容。通过试题演练,使高考42题论点类答题训练真正得到落实。

点评:本课是由石家庄市教科所邢新宝工作坊成员、石家庄市十中韩英超老师于2019年4月11日作的一堂精彩的石家庄市市级高三二轮复习示范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韩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合理的教学设计,将中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程以宏大的时空观串联起来,并于其中穿插了高考重点题型训练及答题技巧的解读,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得到很好地体现,获得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

相关资源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