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地理教材同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下载详情

八年级下册(2013年10月第1版)《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精品优质课教案设计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 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预习,联系生活不同形式的活动,还课堂给学生。通过读图探究、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为语,以图为字,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 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香港与澳门”这一节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香港与澳门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历史背景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产生浓厚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地理位置强调他与祖国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地位。自然环境和人口说明所拥有的优缺点以及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培养

(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出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发展更因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2、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港澳的地理特征,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这一类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2)在创设情境下,分享探究的成果,相互提问质疑,讨论交流,培养自身思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及回归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欺侮。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有较大发展,已初步具备地理数据的分析能力、地理信息获取能力。本章的第一节已对港澳所属的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进行介绍,本节内容对自然地理并未着笔墨,但由于南方地区区域相对较大,区域差异明显。港澳由于纬度低,自然特征也存在一些差异,学生可能会忽视这方面的差异,教师可做适当补充。但对城市为主的区域分析和认识方法还比较陌生。所以,老师还需进行学法指导。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学生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学习,拥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者,要让这些主导者在不同的情景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所以,本节课的教法的运用主要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PPT读图、讲解和演示法等。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港澳优越的地理位置;

(2)祖国内地对港澳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2、难点:

(1).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2)掌握港澳这类城市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方法;

六、教学资源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东方明珠》和《七子之歌》等影像资料,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政区图、回归场景视频资料、卫星遥感图、城市中的绿地、高楼林立、填海造地、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等图片资料……

七、教学步骤 及过程

【1】、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

播放《东方明珠》、《七子之歌》的混合歌曲,背景图片插入珠江口东西俩侧港澳的鸟瞰图。进行感情熏陶和渲染。我想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歌里所唱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香港和澳门.你从中听到了什么?或者说你从歌中听出了一种什么感情?生:听到了香港和澳门过去所受的屈辱和她们都渴盼回家、渴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感情。(意思大致一致即可)歌中所唱的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去的两个地方——香港和澳门。

首先,我这里给大家说一则重大新闻,国际奥委会将在2022年举办夏季青年奥利匹克运动会,香港澳门有意想申办,我们将学生分四组,四组选一个代表。四个代表将回答我作为评委的问题。(评委可从其他小组抽选一人)。

【2】、港澳的“身世”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八、板书设计

(一)港澳“身世”

(二)优越的地理位置

(三)自然环境

(四)基本概况

九、作业布置

练习册一课时,与课后作业相一致。

十、课后反思

本课时设计了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归纳等多种学习活动,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课堂主线,各个环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读图、对比、分析获取香港和澳门的自然环境特点,建立学习城市地理空间概念,让学生以后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再陌生,同时也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让学生“为港澳寻找生存空间出谋划策”、以申奥为主线,都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本节内容一共俩课时,时间充足内容上划分较细,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够,但效果不觉得那么好,究其原因我觉得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必须学生提前预习,还要划分自己会的,不懂得做一相关的记号。老师可操作性偏差较大,调动课堂气氛太高,不好控制,一节课教学完成不了。气氛调动不起来,学生参与性不高,课堂又回到老师的“满堂灌”,这样又达不到“少教多学,以学生为主”的目的。这是很需要老师的调节,课堂的把握。还有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够活跃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完善提高。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