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华东师大课标版高三下册第14课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下载详情

高三下册《第四单元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第14课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优秀教案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高三下册《第四单元 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第14课 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优秀教案

2.掌握从地图、数据、表格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加强时空观念;初步掌握运用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辨证范畴,比较、分析历史原因的方法,提升历史解释的素养。

3.认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坚信各国现代化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的规律。

【教学重点】

重点: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发展不同模式的特征、成果及问题。

难点:从各新兴工业国(地区)各具差异的发展道路中,提炼、归纳其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的具有共性的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讲解,“二战”后,广大亚非拉地区纷纷获得民族解放和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成为首要任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东亚、拉美和中东产油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成为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本节课将运用“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辩证关系,讨论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发展道路形成原因及其经验和教训。

设计意图:一方面“温故知新”,通过回顾二战后广大亚非拉地区通过民族解放运动获得民族独立的史实,引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提纲挈领概述东亚、拉美、中东产油国将走上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并就“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辩证关系作一简单阐释,为以下新课教学作铺垫。

环节1:引用地图资料1,让学生从地图中识别东亚、拉美和中东所在位置;引用图表资料2,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图表信息,比较20世纪60—90年代世界部分地区人均GDP增长率情况,了解东亚、拉美、中东三地区在世界人均GDP增长中的地位以及其在不同时间段的发展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形成对三个区域的整体空间概念;熟悉图表,对图表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出一些初步信息。

环节2:引用材料3,了解二战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引用材料4,整体了解“四小龙”发展概况;提供阅读材料5,教师以新加坡为这一地区的典型,从四个方面情况(基本国情、经济政策、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成就)去分析概述该国现代化历程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归纳出分析发展中国家(地区)现代化特征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教师示范,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提取、剖析史料中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概括;通过对历史个性问题的分析发展到对历史共性问题的认识。

环节3:阅读材料6—8,让学生按照前述有关方法,以巴西、沙特为例,分析拉美、中东地区现代化特征、优势及问题。学生分为“巴西组”和“沙特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课堂作业单,并由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在教师示范基础上,本环节让学生去模仿、迁移。小组讨论形式有助于学生合作学习;提供课堂作业单便于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完成任务;通过对历史个性问题的分析发展到对历史共性问题的认识。

环节4:结合“练习与测评1”,按照课堂作业单3的要求,概述东亚模式、拉美模式和中东产油国模式各自特征。在此基础上,按照课堂作业单4的要求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三种模式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三者现代化道路的共同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其它发展中国家(地区)实现现代化提供借鉴。

设计意图: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归纳分析,并加以比较,形成对历史现象普遍的结论性的认识。在分析不同区域现代化模式异同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须结合本国国情、走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教学策略】

由于本课内容较为抽象,涉猎面广,空间转换幅度大,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故采取如下策略:

1. 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过程中,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迁移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

2. 尽量化繁为简,从个体到整体,从学生熟悉的具体的知识到抽象的结论。 例如,每一地区举一国为代表详细介绍,波及整个地区。

3. 教师提前发给学生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预习,课堂上提供作业单,让学生分小组共同完成,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知识框架】

【作业设计】

1.巴西现代化进程作业设计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