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张中丞传后叙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苏教版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修)《书序 张中丞传后叙》优质课教案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人,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文集》??

三、解题: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四、背景简介

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七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传颂。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

五、文体知识

(一)传记的基本特征:

所记人物和事件应有历史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生命。

所记事件应相对完整,着意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应有适当的艺术加工。

(二)传记的分类:

别传或他传:由别人写的。

自传:由自己写的。

合传:把几个人合在一起写的。

六、梳理课文、了解大意。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 写 )《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 自许 ),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遗憾)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 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权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最终)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完全了解)二父志, 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 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将要)尽,虽(即使)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

说者又谓: 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诽谤)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使……断)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怪罪)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预先逃跑)?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及其无救而且穷(处境艰难)也,将(率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谋划)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以(率领)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增多)之师,蔽遮江淮, 沮遏(阻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擅(拥有)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并)于逆乱,设淫(淫滥)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任职)于汴、徐二府,屡道(取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嫉恨)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准备)食与乐,延(邀请)霁云坐。霁云慷慨(情绪激昂)语曰:“云来时, 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从道义上)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给……看)贺兰。一(满)座大惊,皆感激(感动)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 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 必灭贺兰,此矢所以(用来……)志(作标记)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张籍曰: 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 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因为)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 粗问巡、远事,不能细(详细了解)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 ,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不超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全)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 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 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写),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 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巡曰:“汝勿怖,死,命也。” 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脸色)不乱,阳阳(安详镇定的样子)如平常。 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到)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七、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