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选读)扩展阅读下载详情

唐宋诗词鉴赏(选修)语文《唐宋词 第十二课 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 扩展阅读》精品课教案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唐宋诗词鉴赏(选修)语文《唐宋词 第十二课 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 扩展阅读》精品课教案

诗歌导入

寒夜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知人论世

蒋捷其人 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有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故后人又称其为“樱桃进士”。其词多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

写作背景 一二七六年,元灭南宋。宋元之际的词人,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 恨,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其中,蒋捷是颇有代表性的作家。蒋捷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但是随着南宋政权的灭亡,要振臂高呼、 恢复国土是不可能的。因此,蒋捷入元后隐居不仕,尽管有人请他出来做官,也坚辞不就。 蒋捷义不仕元, “抱节终身” ,其人品受到后人普遍的称许。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思:听朗读完成下面表格,听雨的时间?地点?情景?

时间 地点 情景 翻译: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思议;同样的下雨天,同一个抒情主人公,人生的况味却有怎样的不同。

1.少年听雨时是怎样的心情?“昏”字写出了怎样的情境?

2.壮年听雨时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老年听雨时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是作者真正超脱了吗?

这首词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的读者,请你来点评一下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1、结构:三部曲式的线性历时结构。

本词以时间为序,以听雨为线索,分别撷取了三段时光:青年、壮年、暮年;三个地点:歌楼、客舟、僧庐;三种人生:浪漫、漂泊、孤寂;三种不同的国家命运:苟安、沦丧、灭亡。

2、方位名词的巧妙运用。

(1)、“上”:青年浪漫,因而一个“上”字,正好暗合。

(2)、“中”:壮年漂泊,但尚未绝望,因而用一“中”字,倒也贴切。

(3)、“下”:晚年孤寂,着一“下”字,极为恰当。

小结:三个方位名词,也许并非刻意安排,但作者一生际遇,以及时代变迁暗含其中。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