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粤教版必修3扬州慢下载详情

粤教版必修三语文《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扩展阅读: 18、诗词三首: 扬州慢》优秀教学设计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粤教版必修三语文《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 扩展阅读: 18、诗词三首: 扬州慢》优秀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但能够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诗歌的生命得以延续。我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不仅陶冶了品诗人的情操,滋养了数代人的性情,同时也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著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鉴赏,需要一定的诗歌阅读积累和欣赏知识的掌握。高二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几年的语文学习中,有一定的诗歌阅读积累掌握了初步的一定的鉴赏方法。但目前学生在诗歌的鉴赏中仍存在碎片化解读、浅表性理解的问题。不能够深入解读诗歌,不能真正走入诗境去感知、体会诗歌的“灵魂”所在。而每一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宗旨以及价值所向,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去寻找诗歌的“灵魂”,才能领会到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以及审美情趣。作为南宋词人,姜夔所写的《扬州慢》,它的灵魂就是“黍离之悲”,是南宋词人的一首爱国悲歌的代表。因此本节课重点是带领学生感知南宋词人姜夔的忧患与失落,体会词中所饱含的“黍离悲情”。要体会词人这种情感,要有三方面考虑:(1)诗歌是抒情艺术;(2)一切景语皆情语;(3)诗中所有内容、构思、语言、方法,皆为表达思想情感而设,为达情服务。?《扬州慢》上下片中有诸多景物描写,而词中所有景物的设置,都是为表达这种感情服务的。在鉴赏过程中,首先注重文本内在整体系统思考,避免鉴赏活动的碎片化与浅薄化;发挥联想与想象,重在发散灵动,注重内容外向拓展联系,丰富深化鉴赏的认知理解。其次,应该了解诗歌的创作时代背景,才能站在诗人的角度去体会诗人的感受。最后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词人表达情感的方法,即表现手法。

姜夔的这种普遍代表南宋人民内心的忧患与失落,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将这一情感特征充分展示出来的。所以打通上下片,解读姜夔曲折表达情感的手法,进一步体会黍离之悲,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我们在这种审美的感召力自然能够感其所感,也才能真正理解南宋词人姜夔的所忧所痛,以及以他为代表的南宋人民系心神州大地,忧国忧民,丹心不改的情怀所在。

2、教学目标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宋代词人 姜夔 的代表作。被选入《 宋词三百首 》。词开头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接着二句写映入眼帘的只是无边的荠麦,与昔日盛况截然不同;“自胡马”三句,言明眼前的残败荒凉完全是金兵南侵造成的,在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渐黄昏”二句,以回荡于整座空城之上的凄凉呜咽的号角声,进一步烘托今日扬州的荒凉落寞。下片化用杜牧系列诗意,抒写自己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情怀。依据词的内容的表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两个方面:第一,体会词人的黍离悲情;第二,学习和掌握本词曲折表达黍离悲情的写作手法。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置身诗境,体会词的意境和内涵。通过景物描写分析,学习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诗词鉴赏一定不能脱离诵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诵读都是对诗情的体会和理解。所以本节课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去感知诗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读小序、读词、读杜牧的诗,在诵读中玩味、体会。通过略读小序提信息---初读文本感悲情---缘景明情品悲情---细读文本析手法等几个环节,由浅入深,逐步感知。配合诵读法、点拨法和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全词的进行解读鉴赏,并带领学生体会姜夔满腔黍离悲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一气呵成,水到而渠成,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分析表现手法的过程中体会词人的黍离之悲。即对词中表达情感所使用的今昔对比、情景交融、用典、虚实相生等艺术手法的分析,体会词人于曲折中表情达意的手法,掌握鉴赏方法。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词人既提杜牧之诗又提杜牧其人的用意,理解词人用典的目的以及用典的作用。

【教学准备】

1、了解学情是基础。充分掌握学生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等级,恰当设置教学目标;2、多方阅读了解姜夔其人,了解《扬州慢》创作背景,解读南宋中期历史史实,搜集整理与《扬州慢》相关的论文著作;3、深入研读诗词,明确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流程,搜集整理视频资料和朗读音频资料,制作课件。形成完备的教学设计4、做好课堂预设生成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扬州秀美,于是就有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之句;扬州繁华,于是就有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繁华热闹的扬州城令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李白一生曾四次来到扬州,寻找创作灵感;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着许多帝王的情思,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城留下众多的历史古迹。南宋布衣词人姜夔也曾到过扬州,并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扬州慢》,那么,在姜夔的笔下,扬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是师生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姜夔所在的扬州城去看一看。(播放扬州美景视频)

略读小序,提信息。

1、这首词的上面有一段小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小序中交代了哪些信息?

2、理解“黍离之悲”的含义。(PPT展示《诗经?王风?黍离》内容)

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词人的所见所闻,词人的感触(写作缘由)、他人对词的评价(感情基调、主题)。

三、初读文本,感悲情(配乐朗诵)

1、诵读指导:(1)慢词的诵读要求:舒缓;(2)感情基调的把握:低沉,悲切;(3)特殊句式的诵读:一字逗,开头一个字稍作停顿。

2、学生齐读(可反复多读)

3、教师可范读

四、缘景明情,品悲情

1、上片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空城)

2、“空城”体现在那些景象上?(上下片)

明确:“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冷月无声”“二十四桥”“桥边红药”---萧条衰败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