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粤教版《论语》选读11、行而有礼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粤教版《论语》选读《第三单元 伦理篇 11、行而有礼》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重难点】结合自身实际理解何为礼之本,体会礼中蕴含的人宝贵的内心思想和情感。

【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提问启发,填表梳理,讨论归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感受孔子思想,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两个多单元的《论语》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恢复周礼成为孔子毕生的政治理想,他希望通过礼规范人们的行为,最终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当然礼的思想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今天我们只着重学习其中的礼的本质、礼在一些领域的具体体现以及探讨礼的传承和现代价值。

二、“礼”之本的学习

1.学习“礼”的内外之分:我们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礼的认知也是如此。大家先来看第一则。孔子盛赞当大家都在追逐礼的细枝末节时,林放能着眼于礼之本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孔子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通过“与其…宁…”间接表达他的观点,与其奢、易,不如俭、戚,为什么?奢、易,过分追求浮华的表面形式,却显得外有余而内不足,相反地,俭、戚,虽然发自真心,却在礼节形式上不够周全,显得内有余而外不足。都有不足,但是外不足,其本尚在,內不足,其本将失,两者相权应取其本,于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礼之本在于外还是在于内?在于内在的思想感情,礼节形式只是我们思想感情的外化。

2. 深化认识“礼”之本:关于礼之本,我们还可以再看看第三则。总的讲对君子的要求,也可以看成对礼之本的一个补充。孔子讲博学于文在前,约之以礼在后,因为博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内在修养)礼可以帮助我们?(约束辅正我们的言行)先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再强调礼的约束作用,礼的约束作用是建立在什么之上?(在内在修养提高的基础之上。)在八佾篇中,孔子讲道:“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就算行礼守礼又有什么意义呢?可见,礼的根本在于内心的思想感情的认同,而礼节形式只是辅助而已。

三、具体领域的“礼”的学习

1.诵读感悟,思考内涵

请大家一起朗读剩下的章节,看看它们分别在哪些具体领域提出了“礼”的要求?第一则我们刚才学过了,讲的是丧礼。第二则?什么比赛中的礼?(射礼)第四则,陈司败和孔子在讨论昭公娶妻是否符合礼,这是(婚礼)第五则,叶公和孔子在讨论当父亲偷羊的时候,儿子应该怎么做,这涉及父子亲情,属于(孝礼),第六则,孔子批评原壤的坐姿,属于坐礼,第七则,孔子通过童子的行走坐姿来了解他的品行,既有坐礼也有行礼……

2.分组讨论,思考表格

在这些领域,怎样做才是合“礼”的?怎样做是非“礼”的?这些“礼”的根本分别是什么?1、2、3、4小组分别思考孝礼、射礼、婚礼、坐礼/行礼。其中丧礼我们已经学过了,心戚符合丧礼,礼易而心不戚则是非礼,丧礼是我们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敬意和寄托哀思的一种礼仪,这是它的根本。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亲以为自己的女儿死了,为她建了一个简单的墓,墓里放着一个新书包,每年开学母亲都会买了新课本埋进去,这个葬礼不隆重不奢华,但所有观众都能体会到母亲对女儿的那份挚爱。当然,丧礼更多体现的是对父母的怀念孝心,为政篇中,孟懿子问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相比父母死后的丧葬祭拜,在父母有生之年“事之以礼”更能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孝心。(表格内容提问)

合礼 非礼 礼之本 丧礼 心戚 礼易心不戚 哀思敬意 孝礼 射礼 婚礼 坐/行礼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1)对于孝礼,叶公和孔子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当伦理亲情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在儒家看来,怎样做才是符合孝礼的?/当伦理亲情与法律发生冲突时,叶公倾向于法律,把告发自己有罪的父亲、大义灭亲当做正直,强调情在法面前的平等,而孔子则倾向于伦理亲情,认为大义灭亲违背伦理亲情,认为朱熹《论语集注》:“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认为父子间的亲亲相隐才符合孝礼,显然,这一孝礼所反映出来的是儒家对伦理亲情的重视。

(2)对于射礼。/在射箭比赛中,赛前揖让,赛后饮酒,这是符合射礼的,而不讲礼只为名利的竞争则为孔子不齿,之所以规定射箭比赛的这些礼仪,是因为古人讲究竞争中谦和礼让。大家要注意孔子这里是不是否定所有的竞争?否定不符合礼的竞争。符合礼的竞争就像射箭比赛一样讲究谦和礼让,即使在争,虽然有胜负之分,双方始终彬彬有礼,对竞争对手保持尊重和祝福,以实力论高下,这样的竞争就是君子之争。所以举的是射礼,可以推广到所有的竞争礼仪。

(3)对于婚姻礼节上的要求。这里通过鲁国国君娶了吴国的同姓姬的女子为妻,被人视作无礼的事情,说明古人在婚礼观念上认为什么是非礼的?/而同姓不婚是合礼的。这一婚姻礼节始于西周初期,它的根本是什么,据有关学者研究,主要是出于人伦和优生两方面的考虑。在伦理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违背伦理的婚姻出现;在生理上,人们已认识到近亲通婚对后代的不良影响。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秦汉以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至唐、宋、明、清法律上对同姓通婚也是禁止的,并视同姓相婚为大逆不道行为。

(4) 对于行走坐姿方面的礼节。/大概大家对原壤在母亲死时还放声歌唱的违礼行为还印象深刻,这一次,他又因为在等待孔子时的坐姿问题,被孔子骂说是老祸害。不为礼,枉为人。原因是在古人看来,会客等正式场合下,箕踞(臀部着地,两足向前张开)是一种对别人极不尊重的行为,不合乎礼。必须跽坐,两膝着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这样才是体现对别人敬意的、合乎礼节的坐姿。

长幼有序,年幼的人不能坐在不该坐的长者之座位上。跟长者一起走的时候,不应并肩,只能稍后随行。孔子认为人应该在遵守礼仪的前提下追求上进,逾越礼仪急于求成的人是不可能上进的。这是尊重他人尊重长者、有良好修养的体现。

合礼 非礼 礼之本 丧礼 心戚 礼易心不戚 哀思敬意 孝礼 亲亲相隐 大义灭亲 伦理亲情 射礼 揖让饮酒 无礼之争 谦和礼让 婚礼 同姓不婚 同姓通婚 人伦优生 坐/行礼 跽坐;

长在不居于位;

肩随长者 箕踞;

长在居于位;

与长者并肩而行 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