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地理教材同步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选择性必修一地理《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精品课教案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理解海绵城市的含义以及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地理实践力)

2.通过实践,归纳整理海绵城市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案,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地理实践力)

3.通过讨论和课下收集资料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分析能力。(地理实践力) "

一、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1.含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以及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的吸纳与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目的:有效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缓解旱季时水源不足的问题。

3.建设的原因:(1)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和管理引起生态系统破坏,部分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2)城市的河道自净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水体污染严重,威胁饮水安全。

(3)城市内涝问题。

4.案例: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需求更加强烈。除以上原因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易受到台风影响,暴雨天气时有发生,加之许多城市排水系统脆弱,因此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二、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动方案

1.重点:是建立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系统。

2.关键:该系统的关键是快速渗水和有效集水。

3.目的:该系统的目的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4.具体措施: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可以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

(1)海绵城市只能预防城市内涝发生。 (  )

(2)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无关。 (  )

(3)建设海绵城市就是不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人工干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