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同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筑生命家园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共筑生命家园》精品课件优质课下载

2.“松声入夜常疑雨,虫语鸣秋惯近人”。 ——《塞上夜坐》

3.“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日暮帷宫近,风高暑气藏”。

——康熙

塞罕坝溯源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曾经这里是清代木兰围场的中心地带,清廷鼎盛时期几乎每年秋季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仪式,并列入国家典制,即“木兰秋狝”。

清同治二年(1863年),清王朝国力虚弱,“木兰围场”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伐木、垦荒,以补国库空虚,后又因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原始森林、草场、河流因过度开垦而退化成荒原沙地,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数百里外的京城失去了天然屏障,内蒙古高原的风沙毫无遮挡地南侵,沙尘笼罩成为北京冬春季常见的景象。

这告诉我们人类什么道理?

塞罕坝之殇

1961年,当时的国家林业部规划建设人造森林。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十二年,国民经济处在困难时期。中国政府显然意识到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决心建立国有林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1962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人工造林工程的开启,也是塞罕坝人与自然共生故事的开端。

你怎样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塞罕坝肇建

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塞罕坝涅槃

通过塞罕坝三代人的艰苦奋斗,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创造了一个“荒原变林海、沙漠成绿洲” 的绿色奇迹。

林地面积112万亩,每年生长增值3亿元,多年来累计上缴利税近亿元;

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

塞罕坝效益

绿色屏障,阻沙源;

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至10倍。

每年可提供120亿元生态服务价值。

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每年可增加群众收入6亿多元,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取得重大社会影响,弘扬了生态文明。

绿水青山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