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宋史·富弼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富弼,字彦国。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 举茂才异等。累迁知谏院。康定元年,日食正旦,弼请罢宴搬乐。执政不可。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朝廷差。”后闻契丹果罢宴,帝深悔之。时禁臣僚越职言事,弼因论日食,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会契丹屯兵境上,朝廷择使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执政荐弼。弼曰:“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既至,见契丹主,曰:“北朝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主惊曰:“何谓也?”弼曰:“今中国精兵百万,北朝能保其必胜乎?就使胜,所亡士马,群臣当之欤,抑人主当之欤?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何利焉?”主大悟,首肯者久之。迁翰林学士,恳辞,曰:“增岁币非臣本志,特以方讨元昊,未暇与角,故不敢以死争,其敢受乎!”为谗人所间,出知青州。河朔大水,流民转徙东下者六七十万人,弼皆招纳之,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率五日,辄遣人持饭糗慰籍。有劝此非所以处疑弭谤,祸且不测,弼不顾曰:“吾岂以一身易万人之命哉!”明年,麦大熟,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帝闻之,拜礼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职也。” 辞不受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蒸为疾疫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元丰六年甍,年八十。赠太尉,谥日文忠。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

1.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不受/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蒸为疾疫/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 辞不受/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蒸/为疾疫/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 辞不受/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蒸为疾疫/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 辞不受/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蒸/为疾疫/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茂才,汉代有察举科目“秀才”,后因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

B. 岁币,每年朝廷向外族或地方向中央交纳的钱物,这里指给辽的钱物。

C. 河期,河是指黄河,朔指东方,故用河朔泛指黄河以东的广大地区。

D. 廪,指米仓,也指仓中的米,常与“仓”连用,泛指储藏粮食的仓库。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弼勤奋好学,才干受到赏识。他专心学习,气量宽宏;范仲淹认为他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晏殊看到他的文章后,将女儿嫁给他。

B. 富弼直言进谏,努力开阔言路。他曾建议朝廷停止宴乐,皇帝因为他越职言事不予采纳,后来皇帝感到后悔,解除了对他的禁令。

C. 富弼慷慨出使,胆识能力兼备。他在其他官员都不敢出使契丹时,接受举荐,身赴契丹;他能言善辩,说服契丹君主放弃攻打北宋。

D. 富弼冒祸救灾,方法垂范天下。他在受到猜疑和打击的情况下,丝毫不考虑个人安危,广纳流民,妥为安置,救灾方法被天下效法。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特以方讨元昊,未暇与角,故不敢以死争,其敢受乎!

(2)明年,麦大熟,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

下载Word版试题
《宋史·富弼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B   

4. (1)只是因为刚刚征讨了西夏元昊,没有空闲与契丹争斗,所以不敢用生命抗争,怎么敢接受呢!

(2)译文:第二年,麦子大丰收,灾民接受粮食回去了,总共救活了五十多万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断句技巧,而且还需具备一定的语感和文化素养。文言断句可以利用一些标志性内容,比如:句末语气词、排偶句式、顶真修辞、某些文言固定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句子的主干构成要素来断句,一般采用排除法。仔细观察四组句子,发现不同之处在第三处和第五处,根据一个句子的基本构成要素判断,“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救灾者”为主语,“聚”为谓语,“民”为宾语,这样该句结构完整,因此,第三处断在“中”处,如果再往后断在“蒸”处则结构混乱,故排除B项;第五处如果按照AD项“而仆名为救之”这样断句,句子基本结构混乱,同时无法与后一句“而实杀之”形成前后对应关系,因此排除AD两项。这就可以排除ABD三项。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姓名称谓、天文历法、礼制官制、科举制度、地理交通等方面。平时注意识记积累,尤其是课本中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朔指东方,故用河朔泛指黄河以东的广大地区”错误,“朔”指北方,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此类题时,注意仔细比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事件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对应原文“弼请罢宴搬乐”“后闻契丹果罢宴,帝深悔之”“皇帝因为他越职言事不予采纳”“时禁臣僚越职言事,弼因论日食,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这几句,意思是“富弼请求撤销宴会和舞乐,后来契丹果然撤除了宴会,仁宗深感后悔”“当时禁止大臣超越职位上书言事,富弼因此评论日食,极力声明应付天象变化还不如使下情畅通,于是朝廷解除了禁令”,选项将两件事混在一起,第二件事,句中的主语是“大臣”而不是富弼,选项故意弄错主语,属张冠李戴错误。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词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需要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要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重点词语:特,只是;以,因为;暇,空闲;角,争斗;故,所以;以,用;争,抗争;其……乎,怎么……呢,固定结构;

第二句重点词语:明年,第二年,古今异义;大熟,大丰收;受,接受;凡,总共;活,救活,使动用法。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首先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做到字字落实,一般为直译。翻译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替换对译、组词增补、删除、省略、保留、移位等。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删除”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一些倒装结构要“移位”。

录入时间:2021-03-18 0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