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元史·萧渼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萧渼,字惟斗,其先北海人。父仕秦中,遂为奉元人。渼性至孝,自为儿时,翘楚不凡。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面山者三十年。制一革衣,由身半以下,及卧,辄倚其榻,玩诵不少置,于是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靡不研究。学者及其门受业者甚众。孛术鲁翀,字子翚,尝从其游,其学益宏以肆。翰林学士承旨姚燧以书抵渼曰:“燧见人多矣,学问文章,无足与子翚比伦者。”于是渼以女妻之。渼尝出,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乡人有自城中暮归者,遇寇,欲加害,诡言“我萧先生也”,寇惊愕释去。

世祖分藩在秦,辟渼与杨恭懿、韩择侍秦邸,渼以疾辞,授陕西儒学提举,不赴。省宪大臣即其家具宴为贺,使一从史先诣渼舍,渼方汲水灌园,从史至,不知其为渼也,使饮其马,即应之不拒,及冠带迎宾,从史见渼,有惧色,渼殊不为意。后累授集贤直学士、国子司业,改集贤侍读学士,皆不赴。大德十一年,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入觐东宫,书《酒诰》为献,以朝廷时尚酒故也。寻以病力请去职。俄除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依前右谕德,疾作,固辞而归。卒年七十八,赐謚贞敏。渼制行甚高,真履实践,其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而指远,一以洙、泗为本,濂、洛、考亭为据,关辅之士,翕然宗之,称为一代醇儒。所著有《三礼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及《勤斋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元史·萧渼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B. 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C. 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D. 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藩,古代帝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作为王朝的屏藩;后亦称官吏出守地方为分藩。

B. 提举,官职名,宋代设立,主管特种事务,元朝沿用“提举”名称,如儒学提举。

C. 东宫,位于皇宫东部的宫殿,也用以称呼居住于此的人,本文指居住东宫的妃嫔。

D. 小学,在古代指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文中《小学》指朱熹编纂的道德教育教材。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渼专心读书,涉猎广泛。萧渼常常倚在榻上,玩味吟诵不停,他所读之书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律历、算术等诸多方面。

B. 萧渼德行深厚,名声远播。萧渼德高望重,连强盗也知道他的大名,一个乡亲遇到强盗,谎称自己是萧先生,得以免遭盗贼的伤害。

C. 萧渼深得赏识,淡泊官场。世祖征召他与杨恭懿、韩择到秦邸任侍从官,他以生病为由推辞;任命他为太子右谕德,也没有赴任。

D. 萧渼著述宏富,堪称宗师。他所写的文章,语言浅近而旨意深远,他的很多著作流行于世,关辅一带的士人一致奉他为一代宗师。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南山者三十年。

(2)及冠带迎宾,从史见渼,有惧色,渼殊不为意。

下载Word版试题
《元史·萧渼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C    3. C   

4. (1)刚成年出任府史, 与上级官员言语不合,他就辞职,在南山读书达三十年。

(2)等到他穿戴整齐出去迎接宾客时,从史见到萧渼后,露出害怕的神情,萧渼毫不介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遇”是动词,宾语是“一妇人”,动宾后要断开,“道旁”是“失金钗”的地点,省略介词“于”,应为“失金钗于道旁”,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

“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其妇”是“得所遗钗”的主语,应该断在后面,排除D项。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本文指居住东宫的妃嫔”错误,东宫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再结合文本“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入觐东宫,书《酒诰》为献”可知,“东宫”与“妃嫔”无关。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也没有赴任”错误,由文中“扶病至京师,入觐东宫,……寻以病力请去职”可知,应该是赴任了,之后以病为由,极力辞去职务。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中,“稍”,才,刚刚;“为”,担任,做;“即”,就;“引退”,辞职;“读书南山”省略“于”,“(于)南山”,在南山,介词结构后置。

第二句中,“及”,等到;“冠带”,名词作动词,穿戴整齐;“不为意”,不介意。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文言文译文:

萧渼字惟斗,祖先是北海人。父亲在秦中任官职,成为奉元人了。萧渼极为孝顺,自儿时起,就表现不一般。稍长之后任府史,上级官员的话不合意,他就辞职,在南山读书达三十年。做了一件皮革衣服,长达下半身,就寝时,就倚卧在榻上,思考诵读不停。他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无不研究。向他求教和在他门下受业的人很多。孛术鲁翀,字子翚,曾经跟随萧渼学习,他的学问更加宏博广大。翰林学士承旨姚燧,在给蕭渼的书信中说:“我见的人很多了,在学问和文章上,没有人能够与子翚相提并论。”由此萧渼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有次出门时,遇见一个妇人,在路旁遗失金钗,妇人怀疑是萧渼拾到。对他说:“绝无他人,只有老翁在后。” 萧渼让她跟随到他家中,取家中钗给她,这个妇人后来找到遗失的金钗,惭愧地送还萧渼的金钗。有乡人傍晚从城中回家,途中遇寇,并要害他。乡人诈称:“我是萧先生。”寇大惊,将他放走。

世祖分封于秦,征召萧渼与杨恭懿、韩择任王府侍读,萧渼以病推辞,授以陕西儒学提举,不去赴任。行省大臣在家中备宴为他庆贺,派随从官员先到萧渼的家, 萧渼正汲水灌园,从吏到后,不知道他就是萧渼,而要他给马饮水,萧渼立即照办,待他穿戴整齐出去迎接宾客时,从史见到萧渼后,显出害怕的神情,萧渼毫不介意。后来屡次被授为集贤学士、国子司业,改集贤侍读学士,都未赴任。大德十一年(1307), 拜为太子右谕德,带病至京师,进入东宫,晋见太子,因为当时朝廷时尚饮酒,所以在晋见时,写《酒诰》奉献。不久以病为由,极力辞去职务。不久授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仍任前职右谕德,病发,力辞而归故里。终年七十八岁,赐谥号贞敏。惟斗修养很高,凡事要亲自实践,他教导别人,一定要从《小学》开始。他所写的文章,立意精深,其言浅显,而其含义深刻,一贯以洙、泗为范本,以濂、洛、考亭为依据,关辅之士一致奉他为宗师,被称为一代学识纯正的儒者。他的著作有《三礼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及《勤斋文集》流行于世。

录入时间:2021-03-22 09: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