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制:规定

B.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刑:做榜样

C.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同“网”,陷害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慎重办理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长者折枝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怵然为戒

C.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D.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刀刃若新发于硎

3. 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技经肯綮之未尝

C.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 夫子何哂由也?

4. 请结合节选文段及下面的链接材料,简析孔子和孟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各是怎样的状态?

链接材料: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5. 孟子的政治主张并未被当时的君主所采纳,但却受到当时的君主的普遍优待,据《史记》记载,孟子还是离开诸侯国,做出了与孔子一样的选择,退而教授生徒。

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内容,分析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没有被战国时期君主采纳的原因,以及反映了孟子哪些形象特点。

材料一:

(孟子)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

材料二: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下载Word版试题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D   

4. 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可以通过曾皙的描述看出。曾皙虽然没有讲怎样治理国家,也没有说出如何出使会盟,只是描写了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但这正是儒家礼乐治国的盛世图景和美好愿望。而这正好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思想相吻合。

在节选文段中,孟子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农耕社会图景。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再次,国家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人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最后,社会教育水平高,百姓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已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道德高尚,充满爱心,整个社会和谐美好。总之,孟子描绘的是一幅国泰民安的理想图画。   

5. 不被采纳的原因:战国时代特点为君主行霸道称王,与孟子推行的仁政思想有很大差别。孟子形象: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志。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B项,“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从语境来看,前面说“陷于罪”,意思是犯了罪,犯了罪自然要受到惩罚,而选项翻译为“做榜样”,这显然与情理不合,“刑”应解释为“处罚”。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C项,两个“以”都是介词,用;

A项,第一个“为”是介词,替,第二个“为”是动词,做;

B项,第一个“然”,代词,这样,第二个“然”是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D项,第一个“若”,连词,至于,第二个“若”是动词,像。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然后根据这些句式的特点进行选择。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本题要求选出“不是倒装句的一项”。

A项,“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未之有”应为“未有之”;

B项,“技经肯綮之未尝”是宾语前置句,“之”起到提宾作用,应为“未尝技经肯綮”;

C项,“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

D项,“夫子何哂由也”意思是“夫子为什么笑仲由呢”,这是普通的疑问句,不是倒装句。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节选文段及下面的链接材料,简析孔子和孟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各是怎样的状态”,然后分别浏览节选文段以及所给的链接材料,找到二人描述理想社会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来概括孔子和孟子心中的理想社会状态。

先看选文,找到孟子描述的理想社会状态,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这些内容凸显出国君的核心作用,“仁人……”“明君……”指出作为国君要有仁爱之心,“制民之产”“必使……”是说仁爱的国君推恩于百姓;如“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是说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说对百姓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让百姓知道孝悌,懂得礼节;如“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这是说国家有凝聚力,无论是仕者,还是耕者、商者、行者都想来。由这些内容可以概括出孟子的理想社会状态。

然后结合链接材料分析孔子的理想社会状态。浏览语段可以发现,孔子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对理想社会的看法,而是借助对曾皙描述的肯定来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所以考生要分析曾皙描述的画面。“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这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既有优美的山水环境,又能在世界的和谐中体会到真正平等放逸的生活,而“舞雩”“咏”更能让我们感受礼乐教化的力量,展现出儒家礼乐治国的盛世图景和美好愿望。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孔子的理想社会状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筛选整合文化经典语段内容,分析概括文化经典中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下面两则材料内容,分析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没有被战国时期君主采纳的原因,以及反映了孟子哪些形象特点。本题有两个问,

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概括孟子的政治主张没有被战国时期君主采纳的原因,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能力。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要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第二问:要求分析材料中反映了孟子哪些形象特点,是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能力。分析人物形象,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文本中对人物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第一问:仔细阅读题目所给的两则材料,可以确定第一问的答案在材料一中,仔细阅读材料一,根据材料一中“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可以概括出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君主行霸道称王。“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子“述唐、虞、三代之德”,就是说孟子推行的是仁政思想。业绩是说孟子推行的仁政思想与当时的君主行霸道称王的时代特点不符合,这就是孟子的政治主张没有被战国时期君主采纳的原因。第二问,要求孟子的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孟子的形象特点,抓住孟子的言行分析即可得出。比如材料二写孟子“去齐”,也就是离开齐国,之所以离开齐国,是因为齐国的国君没有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是他并没有灰心,还是乐观认为“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说明其具有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精神。“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就表明了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期许。还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认为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而孟子正是这样一位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之志的大丈夫。根据以上分析,概括孟子形象特点。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参考译文: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凭借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不会到根本上来呢?(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市场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向您奔走求告。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做到这种地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的(把王政之道)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却有长久不变的心,只有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不遵守礼仪法度,无所不为。等到(他们)犯了罪,接着就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假使一辈子都遇丰年,就一辈子都可以吃饱,在荒年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之后驱使他们向善。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适宜种植、收获庄稼的时节,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慎重办理学校的教育,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录入时间:2021-03-29 09: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