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读通鉴论·王夫之》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2)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最得意处,在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取材于黄淳耀《史记评论》)

(3)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而苦程不识。”司马温公【1】则曰:“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1】司马温公,即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士吏治军簿至明                     治:办理

②然虏卒犯之                         卒:士兵

③然此固裨将之器也                   固:本来

④若夫堂堂之阵                       若夫:至于

⑤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                 传:记载

⑥匈奴畏李广之略                     略:韬略

⑦虽无功犹不败                       虽:虽然

⑧鲜不覆亡                           鲜:少

A. ①⑥                B. ②⑦                C. ③⑧                D. ④⑤

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

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

B. 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挖苦程不识

C. 叙广不啻口出

陈述李广(的事迹)脱口而出

D. 束伍严整,斥候详密

约束部队纪律严明,侦察详细周密

3.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②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

4. 黄淳耀认为“李广非大将才也”,你赞同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下载Word版试题
《读通鉴论·王夫之》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B   

3. ①程不识以前和李广都是凭借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守(边疆)。 ②那么敌方就会利用他们的漏洞来攻打他们。   

4. 示例1:不赞同。①他虽然治军简易,行军没有部队编制和行阵部署,但却能服众,部队凝聚力强,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去死;②他能够逐利乘便,把握战机;并且勇猛善战,能凭借一百骑兵抵抗匈奴数千骑兵,以少胜多,可见足智多谋;③李广作战指挥灵活,擅长进攻。

示例2:赞同。①他缺乏对军队的必要约束,遇到突然袭击,无法抵御外敌;②他作战因利乘便,缺乏大局观,难以统筹应对大敌;③他无法统领大军,不注重防守,带兵策略有欠缺,不值得效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②然虏卒犯之,意思是“然而(如果遇到)匈奴突然袭击他”。卒:通“猝”,突然。

⑦虽无功犹不败,意思是“即使无功也不至于失败”。虽:即使。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B项,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意思是“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其中“苦”不能解释为“挖苦”,而是意动用法,“以……为苦”。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

(1)“故”,原来、以前;“以”,凭……身份;“将”,统领、率领;“屯”驻守。(2)“乘”,趁着;“相”,偏指一方,他们;“薄”,逼近、攻打。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探究。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如不赞同,可结合下列内容分析。“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他虽然治军简易,行军没有部队编制和行阵部署,但却能服众,部队凝聚力强,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去死;“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他能够逐利乘便,把握战机;并且勇猛善战,能凭借一百骑兵抵抗匈奴数千骑兵,以少胜多,可见足智多谋;“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李广作战指挥灵活,擅长进攻。

如赞同,可结合下列内容分析。“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他缺乏对军队的必要约束,遇到突然袭击,无法抵御外敌;“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他作战因利乘便,缺乏大局观,难以统筹应对大敌;“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他无法统领大军,不注重防守,带兵策略有欠缺,不值得效仿。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1)汉景帝死了,武帝登基。大臣们都认为李广是名将,(武帝)就把李广(从)上郡太守任上(调回京城)担任未央宫卫尉,同时程不识也担任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以前和李广都是凭借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守(边疆)。等到出关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靠近水草充足的地方扎营,休息时人人(都可以)自由行动,(夜间)不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幕府简省公文簿册的事情,但也(会)远远地(派出)哨兵(侦察敌情),(队伍)不曾遇到什么危险。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夜间)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办事人员办理公文簿册的事十分齐备详明,部队得不到休息,但是也(从来)不曾碰到什么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十分简便易行,可是(如果遇到)匈奴突然袭击他,(他)就没有用来制止的办法了。然而他的士兵只是放松快乐,都愿意为他去死。我治军虽然烦琐,可是匈奴也不能侵犯我。”这一时期,汉朝边境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

(2)李广并没有大将的才能,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人人(都可以)自由行动,用这样的姿态利用便捷追逐小利(还)可以,遇到大规模敌人就(会)覆灭了。太史公叙述李广最称心得意的地方,是在(李广)做上郡太守时凭借一百骑兵抵抗匈奴数千骑兵,射死了对方的将领,解下马鞍无拘无束地躺(在地上),然而这本来是副将的才能啊。至于庄严的军阵、整齐的军旗,进攻如怒风疾雨,后退如高山大岳,李广难道能做到吗?淮南王谋反的时候,只害怕卫青和汲黯却没听说提及李广。司马迁因为(自己内心孤愤)的缘故,陈述李广(的事迹)脱口而出,而记载卫青却像不值一钱,然而从行文中阅读,卫青和李广的优劣始终是无法掩盖的。

(3)太史公说:“匈奴人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兵们也愿意跟随从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司马光却说:“(如果)效法程不识(的做法),即使无功也不至于失败;(如果)仿效李广(的做法),那么很少有不败亡的。”两个人的说法都是偏于一面的观点。用武力平定天下的,有人(善于)统兵,有人(善于)统将。做将军的,有(善于)进攻的有(善于)防守的,有人(善于)统率大部队,有人(善于)统率小部队。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夜间)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办事人员)办理公文簿册的事(十分齐备详明),(这是善于)防守部队的大将。李广(治军)简便易行,人人能自由行动,(这是善于)进攻部队的大将。约束部队纪律严明,侦察详细周密,这是统率大部队的法则。不敲刁斗不警戒,简省军中文书,这是统率小部队的方法。(如果)队伍整齐严谨地去进攻敌人,那么会因敌方察觉到他们的动静而无功返回。如果简易地防守,那么敌方就会利用他们的漏洞来攻打他们。用简易的办法统率大部队,就会像手指和臂膀不能相互使动那样(指挥不灵)因而容易溃败。用严谨的作风统率小部队,就会被拘泥牵制自己陷入困境因而遭受失败。所以李广和程不识各有一长处,然而(胜败的关键是)在统率大将的人。统率军队的人不止一种方法,统率大将的人兼采众长,不能一概而论。君主,当然是统率大将的人。大将,是统率军队又统率将领的人。

录入时间:2021-04-02 09: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