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给季弟书·魏禧》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给 季 弟 书

魏 禧

①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成一“疏”字,生一“褊”字,又渐流一“傲”字。

②往时我之督弟甚严,近五六年,见弟立志操行,颇成片段。每欲长养吾弟一段勃然挺然之气,不忍过为折抑,又我每有优柔姑息之病,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凡细故偶失,多为姑容,使弟不生疑忌,矢直无讳。坐此两者,故今之督弟甚宽。然我此等即是姑息,欲归为弟畅言。

③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诸细行杂务,不留心无大害,然因此失事误人,因以失己者多有之。此则所谓疏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此诚褊衷,不可不化。其人庸流也,则以庸流轻之;其人下流也,则以下流绝之;岸然之气,不肯稍为人屈。遂因而不屑一世,凌铄侪辈。长此不惩,矜己傲物,驯致大弊。夫疏则败事,褊则邻于刻薄,傲则绝物而终为物绝: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先儒以为“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吾弟之事父兄多恭谨,然婉容愉色抑何少也!岂其无乐爱耶?盖无学问以化其刚,岸然之气,欲下之而不能下也。弟行勉之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念吾弟介然不苟              苟:苟且,随便

B. 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      庶几:希望

C. 谏而不听,遂薄其人             薄:轻视

D. 而不能为先事之计               计:考虑

2.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颇以远大相期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B. 往时我之督弟甚严       人轻之者,拂然去之

C. 欲归为弟畅言          但刚为美德

D. 而不能为先事之计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弟常能直言正色,匡我不逮,隐吾畏友。

(2)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

4. 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给季弟书·魏禧》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1)我弟弟你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友。

(2)别人轻视你,你愤怒地离开他们;行为有一点点不称心如意,就整天心怀愤恨,郁郁寡欢。   

4. ①虑事周详;②心胸开阔;③为人亲和;④保持刚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再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现象,理解时,根据语境辨析正误。题干要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理解有误。“庶几”,在文言文中一般有两个意思,一是也许可以,表示推测;二是差不多。从原文看,作者肯定了弟弟的“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有刚正特点,但是还存在着不足。“近”,意思是接近,“之”,代指“刚毅木讷”的美德,在此不是希望弟弟接近,而是说弟弟差不多接近了这一美德。“庶几”应该译为“接近”。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明确辨析方向,然后联系平时积累和词语所在的语境,结合句子结构特征,做分析。必要时可用代入法进行比对验证。A项,“颇以远大相期”中“以”,介词,用,把。“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以”,介词,在。B项,从结构上看,“我之督弟”是“甚严”的主语,“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人轻之者,拂然去之”中加点的“之”,代词,代指“人轻之者”,即“轻视你的人”。C项,“欲归为弟畅言”,“为”,介词,替,给。“但刚为美德”中“为”,动词,作为。D项,“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中“而”,连词,却,表转折。“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中“而”,连词,却,表转折。D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自己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1)“正色”,神色端正。“匡”纠正。“逮”,及,到,引申为“不足”。“畏”,敬畏、敬重。 (2)“拂然”,愤怒的样子。“去”,离开。“纤毫”,形容很少,可译为“一点点”。“遂”,顺心,如意。“终朝”,整天。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通读原文,准确细致理清材料的核心要素,根据语段内容的表述进行具体分析,侧重于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在给弟弟的这封信中,作者认为与人相处应遵循哪几条准则”,从首段看,魏禧指出了弟弟“疏”“褊”“傲”的特点,具体分析和建议主要在第③段。从第③段看,针对“弟与人执事,亦颇竭忠,每乏周详之虑;临事时患难险阻都所不避,而不能为先事之计,以为大节无损”,这是疏,提醒要做到谨慎、细致,虑事周祥;从弟弟“疾恶如仇,辄形辞色;亲友有过,谏而不听,遂薄其人;人轻己者,拂然去之;行有纤毫不遂其志,则抑郁愤闷不能终朝”来看,作者提醒“此诚褊衷,不可不化”,要心胸开阔,待人诚恳。由“三者皆刚德之害。然皆自刚出之,倘能增美去害,则于古今人中当自造一诣矣”,可知强调了“刚”的重要,即提醒弟弟要保持刚正不阿的人生态度。结尾由“子夏问孝”一事,讲及“和气”,提醒弟弟要为人亲和。根据分析,分条列出遵循的准则即可。

参考译文:

辛卯年,我客居粤地已有二十来天了。常常想到我弟弟为人耿直做事谨慎,很期望你有远大的前程,圣人所说的“坚强、果敢、质朴、谨慎”,你大概都靠得上了;只是“刚”本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我弟弟却在这方面变成了一个“疏”字,再变为一个“褊”字,后又慢慢变成了一个“傲”字了。

过去我对弟弟你管教很严,最近五六年来,看到弟弟你所确立的志趣及操守,很有建树和气象,能看出你已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常想慢慢培养出我弟弟的一腔正气与傲然自立的精神,所以总不忍心过于压制你,再加上我自身常有优柔寡断、迁就纵容的缺点,我弟弟你总是慷慨直言,神色端正,纠正我的不足,不知不觉间成了我敬重的朋友,大凡小的偶尔的过失,我都会宽容你,让弟弟你不会因此而有所犹豫顾忌,能正直做人而又无所顾虑。因为这两点,所以我现在管教你也还是很宽松的。但我这样做就是一种纵容,很想回去跟你畅叙一番。

弟弟你和人一同做事,也是很尽职的,常常缺乏周全的考虑;遇事你从不回避艰难险阻,却不能事先考虑清楚,总认为这样做不会损害大的原则。不关注日常事务中的细节之处,似乎并不会有太大的危害,但因此而做错了事贻误他人,从而又害了自己的事是常常有的。这就是我所说的“疏”啊。你恨世间恶事,视同仇敌,总是表现在言辞和脸色上;亲朋好友有了过错,你劝了他们还是不听,于是你就轻看那个人;别人不看重你,你总是很生气地远离他;别人的行为中有一点不如你所愿,你就整天心怀愤恨、郁郁寡欢。这真的是心胸狭窄,不能不改变啊。有些人属平庸之辈,你就把他当作平庸之人而轻视人家;有的人地位微贱,你就把他当地位低的人而拒绝往来;你的傲气,总是不肯因为别人而稍稍委屈一下。因此你总是不可一世,欺凌排斥他人。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不有所警戒,自视甚高而傲视他人,(就会)逐渐招致大的过错。为人粗疏就要坏事,心胸狭小就会接近刻薄,高傲就会隔绝他人而最终被他人隔绝:这三点都是刚直之德的害处啊。但是这几点毕竟是出于刚直,如果能扬其长避其短,就能在古今之人中独自拥有一种造诣了。子夏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先贤们认为“内心有真情的人态度一定会平顺温和,平顺温和的人就一定会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就一定会有和顺之貌”。我的弟弟对待父兄总是很恭顺谨慎的,但是和顺之貌怎么反而这么少见呢?难道你没有快乐缺少关爱吗?大概是还缺少一种学问来柔化你那刚直和高傲的品性,使得你想要谦为人下而又不能谦啊。弟弟自勉吧!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高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录入时间:2021-04-16 09: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