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苏轼《方山子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向、行为

B. 此岂占方山冠之遗像乎?       遗像:遗制

C.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矍然:精神很好的样子

D. 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         从事:任职

2.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B. ①呼余宿其家                    ②其孰能讥之乎

C. ①欲以此驰骋当世                ②然后可以就大事。

D. ①闷余所以至此者                ②所以经营绥辑先后始终之际

3. 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 自得其乐。

B. 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 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予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D. 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简要概括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下载Word版试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C   

4. (1)于是,他就在马上跟我谈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的道理,自认为是一代豪杰。如今回想起来好像不过几天时间,精明强悍的脸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是一个隐居山中的人呢?

(2)出来之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出来,因而不能够尽情享受那游玩的乐趣。   

5. ①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②苏轼:寻友、赏景;方山子:隐居。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矍然”,结合“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问余所以至此者”等分析,“精神很好的样子”错误。应该译为惊讶睁眼相视貌,惊讶相视的样子。句意: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代词,他;兼词,相当于“于此”。B项,代词,他的;副词,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C项,介词,凭借。D项,表示原因,……的原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用来……的。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错误。结合“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分析,“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篡改文意。B项,“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D项,“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错误。文章最后一段是推开一笔,由叙光、黄间多异人以暗示方山子也是异人。故选C。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因”,连词,于是;“论”,谈论;“及”,连词,和、与;“自谓”,自认为;“精悍”,精明强悍;“之”,助词,的;“色”,脸色;“于”,介词,在;“见”,同“现”,出现、显现;“之”,助词,的;“岂……哉”,难道……吗。(2)“既”,已经,……之后;“其”,代词,他;“则”,连词,那么、就;“或”,代词,有的人;“咎”,责怪;“其”,代词,那个;“而”,连词,表并列;“其”,代词,指自己;“之”,代词,他;“极”,穷尽,完全占有或享受;“之”,助词,的;“乐”,乐趣。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简要概括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结合“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分析,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结合“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过岐亭,适见焉”“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等分析,方山子:隐居;苏轼:寻友、赏景等。

【点睛】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苏轼《方山子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录入时间:2021-04-16 09: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