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红岩(节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岩(节选)

“我们提前行动,不等外援配合?”

“情况变了。渣滓洞越狱,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援。”老齐低声说道。

“哦——”刘思扬敏锐地应了一声:此刻是最好的时机。特务留下的人数不会很多,不敢守在狱内,可是敌人凭仗高墙、电网,并且架上机枪,封锁着出口。这里的墙,又高又厚,全是条石砌成,不像渣滓洞那样的砖土墙。

“现在,监狱党组织决定,通过一条秘密通道越狱。”老齐忽然说。

“秘密通道?”许多人都感到意外,一时不知应该怎样行动。

老齐领着黑压压的人群,向院坝旁边无声地移动。向那特务管理室旁边漆黑的隧道入口走去。走到隧道的入口,老齐伸手摸着了电灯开关,一按,狭窄的隧道立刻被灯光照得通明。明亮的灯光,使看惯了黑暗的目光,感到不习惯。黑黝黝的隧道,虽然被灯光照耀着,但那潮湿的、霉败的腐味,强烈地灌进鼻孔,使人呼吸窒息。老齐弯腰向前,路过了旁边的一间小门,来到一座铁门附近,他摸出钥匙,开了铁门,又继续带路前行,又开了第二道铁门。下完一级级潮湿滑溜的石阶,他们来到了一处四墙被岩石和条石封死了的地方。脚边有一块平放着的铁皮盖板,老齐蹲下身去,揭开盖板,又出现了深邃的地道。下完了石梯,他们面前便是一间牢房似的地窖。脚下是凸凹不平的整块岩石地基,周围的岩壁和条石,冰冷而且潮湿,斑斑水渍,侵蚀着一条条石灰的接缝。“滴嗒!”一滴水从头顶的岩石上滴下,落在刘思扬的额上,冷冰冰的,使他骤然感到这阴森的与世隔离的绝境,不知埋葬过多少战友的战斗岁月。

条石已被推出去了,人们一用力,便听见轰隆一声响。一阵清新的空气,从洞口涌进来,带着一股强烈的泥土芬芳。与世隔离的活棺材被打开了,阵阵响亮的炮声清晰地传来。

前面,耸立着一座巨大的悬岩,队伍正停留在悬岩之下。

“就从这里上去……”齐晓轩听出了在前面开路的老袁的声音。前面的人,互相攀缘着肩头,抓住石壁上的岩棱,困难地攀上去了,最先爬上悬岩的战友,站到悬岩边,抛出长长的布绳,拽拉着岩下的成群战友。

白公馆附近的探照灯突然亮了。强烈的光柱扫过山头,追寻着越狱的人。

“站住!站住!”山下,成群的刽子手狂呼大喊,顺着灯光,向山上猛扑。几挺机枪,朝着探照灯指示的方向,对准悬岩开火。

“嗒嗒嗒嗒……”流星一样的弹雨嘘嘘地响,碰击在岩石上,石屑飞跳,火光四溅。

探照灯突然移向悬岩下的人群。

“嗒嗒嗒嗒……”一串串曳光的子弹,碰溅在岩石上,探照灯追赶着逐渐分散的人群,流弹不断划过夜空……忽然……光柱扫向齐晓轩,不断地把他罩住。可是,齐晓轩反而停住了脚步,挺立在光柱之中,他看了看渐远去的战友,从容地转回身来,面对着射向他的无数弹流。

齐晓轩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矗立在一块巨大高耸的岩石上,吸引着全部毒弹的袭去,他决心让自己的战友们赢得时间,转危为安。

“扫射吧!”他把双手叉在腰间,一动也不动地分开双脚,稳稳地踏住岩石,“子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齐晓轩苍白带血的脸上露出冷笑,鲜血从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脚下的岩石……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齐晓轩听见一阵狂热的欢呼与呐喊,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着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败的魔影……齐晓轩仿佛看见了无数金星闪闪的红旗,在眼前招展回旋,渐渐融成一片光亮的鲜红……他的嘴角微微一动,朝着胜利的旗海,最后微笑了。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大量运用短句,与当时所处的紧张环境一致,也增强了叙述的紧张气氛。

B. 拟声词的运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滴嗒!”的水滴声,既写出环境的安静又突出冰凉阴森的感受。

C. 在塑造齐晓轩这个人物形象时,节选部分正侧结合,在正面描写上,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刻画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的形象。

D. 节选部分的高墙、电网、机枪以及敌人的凶残突出越狱的艰险,反衬出共产党人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2. 请赏析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3. 结合选文分析“红岩精神”的内涵。

下载Word版试题
《红岩(节选)》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人物形象:烘托齐晓轩自我牺牲的伟岸形象。②主旨:表达黑暗终将过去,光明终会到来,胜利终会到来的主题。③结构:与前文监狱中黑暗、压抑的气氛构成对比。④艺术效果:以景物描写结尾,含蓄隽永,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3. ①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②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③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④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⑤坚定的共产主义精神。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错误,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种,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渲染、烘托、营造某种氛围;引出下文,为下文内容做铺垫;交代人物身份、人物活动背景场所;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心理;象征、暗示、深化小说主题;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出现在文中结尾,考生要结合结尾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来具体分析。“群鸟争鸣,天将破晓”“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具有暗示和象征性,表达黑暗终将过去,光明终会到来的主题;“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描绘壮美的日出景象,用壮美的景象烘托齐晓轩自我牺牲的伟岸形象;结尾的壮美景象与前文“黑黝黝的隧道,虽然被灯光照耀着,但那潮湿的、霉败的腐味,强烈地灌进鼻孔,使人呼吸窒息”的黑暗、压抑、沉闷形成对比,构成结构上的呼应;结尾把对英雄的歌颂,对革命未来的美好期待包蕴在景物描写之中,情感的抒发更内敛,使作品独具含蓄之美,余味悠长。据此,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情节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整体阅读,宏观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就等于抓住了探究的精髓。抓关键性语句。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的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这是一道探究性的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作答。要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注意不要脱离小说的内涵而凭空想象。

《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红岩精神”是党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斗争中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是红岩精神的核心内涵。

“红岩精神”在文中的表现:小说表现以齐晓轩为代表的监狱中的革命者通过一条秘密通道越狱的过程,体现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结合“齐晓轩听出了在前面开路的老袁的声音。前面的人,互相攀缘着肩头,抓住石壁上的岩棱,困难地攀上去了,最先爬上悬岩的战友,站到悬岩边,抛出长长的布绳,拽拉着岩下的成群战友”概括出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结合“黑黝黝的隧道,虽然被灯光照耀着,但那潮湿的、霉败的腐味,强烈地灌进鼻孔,使人呼吸窒息。老齐弯腰向前,路过了旁边的一间小门……下完了石梯,他们面前便是一间牢房似的地窖。脚下是凸凹不平的整块岩石地基,周围的岩壁和条石,冰冷而且潮湿,斑斑水渍,侵蚀着一条条石灰的接缝”概括出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结合“齐晓轩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矗立在一块巨大高耸的岩石上,吸引着全部毒弹的袭去,他决心让自己的战友们赢得时间,转危为安”“齐晓轩苍白带血的脸上露出冷笑,鲜血从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脚下的岩石……”概括出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结合“齐晓轩仿佛看见了无数金星闪闪的红旗,在眼前招展回旋,渐渐融成一片光亮的鲜红……他的嘴角微微一动,朝着胜利的旗海,最后微笑了”概括出坚定的共产主义精神。

【点睛】解答小说环境作用题,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逐字阅读题目,注意题干的要求,比如本题中,“分别分析画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分别”说明考生答题的时候应分开说明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然后从文中准确找出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概括景物的特点,明确这一环境下人物的表现、情节的发展,最后要结合文本答题,不可贴标签,使答案空洞。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的氛围,为……情节做了铺垫,烘托人物心境,衬托人物品格,暗示人物命运。

录入时间:2021-02-05 11: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