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周飞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 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下诗书礼乐被津津乐道,而传统建筑则受到冷落,国人对精神的尊崇远超物质。

B. 秦汉砖石建筑已有高水准,但儒家倡导“卑宫室”,盛行的还是简朴的木质建筑。

C. 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是为了追求与自然更为亲近、和谐的关系。

D. 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建造就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把传统建筑的没落与西方建筑的兴盛对比,引出论题,为后文的驳论做了必要铺垫。

B. 文章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材料翔实,论证传统建筑的优势,以期纠正读者认识。

C. 文章第四、五段引用雨果和孔子的话,分别佐证了西方与中国建筑在文化体系中不同的地位。

D. 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建筑形式和质料的偏好是一种文化选择,也取决于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而非技术影响。

B. 如果中国古代房屋采用砖石建筑,那么传统建筑也将成为“石头的史书”,承载更多文化。

C. 西方传统建筑多以石砌,尽管有文化、宗教因素,但首要的应是西方地域上石材取用便利。

D. 《礼记》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石制棺材,加工三年仍未完成,书中对此应是持批评态度。

下载Word版试题
《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周飞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A项,“国人对精神的尊崇远超物质”的推论错误,诗书礼乐和传统建筑在现代人这里并不能等同于精神和物质,无法由其处境笼统推出国人对待物质和精神的态度。B项,秦汉时期木质建筑盛行与儒家倡导的“卑宫室”无关。D项,原文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推不出“为神而不为人服务就会不计投入”。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划记每段的中心论点,并明确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一般考查论证方法,论据与观点是否一致。B项文章并没有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古代建筑区分高下,而是在论述中国传统建筑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不存在论证某一方的“优势”一说。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A项建筑形式和质料选择受文化背景、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和技术的影响,而具体这三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则因实际情况各异,不能一概而论。而且,从文中对“中国传统建筑选择土木作为建筑材料是受技术限制”这一观点的否定来看,技术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故选A。

录入时间:2021-04-25 09: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