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乡土中国·费孝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是不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 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这不同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我们可以说它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这里所说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这种 政治的权力来推行的。

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 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而若一个时代里,传统的效力无法被保证,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所谓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法治与人治这两者都需要有特定的权力来推行并加以维系。

B. 乡土社会维持秩序是礼,而非法,亦非人,礼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其中的生活问题。

C.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律无异,二者的区别在于法律具有强制性,而礼则发自本能。

D. 法治和礼治产生在不同的社会情态中,但它们都不能适用于靠个人好恶维持秩序的社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开头通过分析“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这一说法,引出了全文论述的关键。

B. 文章辨析了法律、道德和礼三者的区别,说明了社会规范与社会情态有相关性。

C. 文章通过厘清概念的方式,否定普通看法,论证了乡土社会是靠礼治维持秩序。

D. 文章先阐发礼治能够维持秩序的本质,后阐发实行礼治的前提,说理层层推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维持社会秩序终究要靠人来执行,所以无论礼治还是法治,根本上说都是人治。

B. 乡土社会实行礼治是基于传统力量,因而变迁急剧的社会或时代难以实现礼治。

C. 孔子一再用“克”“约”二字来形容礼的养成,说明人性有恶,是需要教化的。

D. 乡土社会若靠以教化使人敬畏和服膺于礼就能维持秩序,那么法律就无需存在。

下载Word版试题
《乡土中国·费孝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C项“礼发自本能”错误,原文第三段最后两行“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可见礼不是发自本能的。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划记每段的中心论点,并明确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一般考查论证方法,论据与观点是否一致。B项文章对法律、道德和礼三者的区分集中在第三段,主要分析的是三者在“主动性”上的差异,并非论证社会规范与社会情态的关系。对社会规范与社会情态之间关系的论述是在第四段。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A项,“根本上说都是人治”错,礼治、法治虽然依赖于人,但并不等同于人治。故选A。

录入时间:2021-04-25 09: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