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新时代呼唤更多“程开甲”·石哲》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9月,程开甲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4年,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程开甲同志“八一勋章”。

2018年3月27日,程开甲院士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百度百科﹣﹣程开甲)

材料二

1948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当看到解放军敢于向英国“紫石英”号军舰开炮时,他感到中国有希望了。程开甲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整理好行装,于1950年8月回到祖国。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从此,他隐姓埋名,在学术界销声匿迹20多年。

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工作、生活在核试验基地。程开甲在坚守中,展现了为科学奉献的淡定与从容精神。他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程开甲一生获奖无数,但是,对这些崇高荣誉,程开甲有自己的诠释:“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

“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探索未知,坚韧不拔耕耘,勇于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精神。”这是程开甲院士曾经写下的几句话,这也正是院士程开甲百岁科学人生的自画像。

今年4月,《解放军报》介绍程开甲事迹。

军报文章提到,“这位被誉为‘中国核司令’的老院士迎来了自己的百岁生日。回望百年人生,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白澎湃新闻《101岁“中同核司令”、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逝世》)

材料三

总有一些人,让你相信,这世上真的有英雄!

一生为国铸核盾,见证百年中国荣辱。从抱着“科学救国”思想,一腔热血出国求学,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坚定回国,到把生命奉献在西北大漠20余年,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全部心血和才智,再到晚年孜孜不倦,继续埋头科研工作……程开甲用“心有大我,志诚报国”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何谓“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作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程开甲曾隐姓埋名度过20多年的“罗布泊时间”。在钱三强的具体指导下,程开甲设计出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一生获奖无数的程开甲,对于荣誉,只是淡淡地说“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

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是程开甲身上的鲜明底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毅然决定学成报效祖国。回国后,面对一次次改变工作、调整研究领域,一再从零开始创业,程开甲始终心情愉快,服务祖国需要,坚忍不拔耕耘,勇于攀登高峰。正是因为内心激扬家国情怀,程开甲一生忘我燃烧却甘于寂寞,也正是因为把个人理想抱负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程开甲才拥有了堪称传奇、万人敬仰的人生成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新时代,呼唤更多像程开甲一样的时代骄子,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熔于一炉、融个人奋斗于时代大潮,把个人梦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党和国家确立的发展目标变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自觉行动,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2018年11月2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新时代呼唤更多“程开甲”》作者石哲,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程开甲被誉为“中国核司令”,曾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 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后,程开甲隐姓埋名度过20多年的“罗布泊时间”。

C. 程开甲把个人理想抱负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事业,才拥有了令人称奇的人生成就。

D. 程开甲能设计出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首次核试验圆满成功,这离不开钱学森的具体指导。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程开甲用他志诚报国、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在西北大漠埋头科研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B. 从毅然决定学成报效祖国到一再改变工作、调整研究领域,程开甲始终服务祖国需要,无怨无悔,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C. 程开甲同志一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获得了众多的奖项,成为民族英雄,这与他的优秀品质是分不开的。

D. 材料三扣住“英雄”二字,从多个方面高度评价了程开甲的一生,并号召人们共同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来。

3. 以上三则材料中,各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新时代呼唤更多“程开甲”·石哲》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A   

3. 第一问:①《百度百科》侧重介绍程开甲的生平及所获荣誉;②《澎湃新闻》侧重介绍程开甲一生事迹及其对荣誉的态度;③《中国纪检监察报》以议论抒情为主,侧重评述程开甲的精神,并号召人们学习。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项张冠李戴“这离不开钱学森的具体指导”,原文“在钱三强的具体指导下,程开甲设计出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是钱三强而不是钱学森。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A项以偏概全,“程开甲用他志诚报国、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在西北大漠埋头科研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原文是“程开甲用“心有大我,志诚报国”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何谓“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用一生诠释,而非晚年。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次要通过概括每则材料的内容,把握并概括三则材料各自的侧重点;最后结合媒体性质探究分析侧重点异同。这三则材料分别摘自①《百度百科》②《澎湃新闻》③《中国纪检监察报》,分别介绍了生平及所获荣誉,程开甲对荣誉的态度,评述程开甲的精神。最后结合媒体性质探究侧重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录入时间:2021-05-09 09: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