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李家的党员·七月》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家的党员     七  月

枣树村有个叫老九的,当了10个年头的兵,入党没提干,复员回村了。

复员的老九和父亲说,直接落脚在县城里做生意,闹腾几年。壮志雄雄,要赚个金钵满盆。父亲支持他,说拼光家底也支持他,只要他会翻着跟头挣大钱。

复员的老九和父亲说,闹腾几年回村当干部,当村长,当书记。

父亲说他从部队里刚出来头脑简单,幼稚幼稚太幼稚,随后追问了一句:“不管是挣是赔?”

“不管是挣是赔。”儿子眼神刚毅。

父亲心里有数:挣钱了,你就舍不得回村了,钱这东西,越挣越上瘾;赔钱了,你也没脸回村了,人家讲究衣锦还乡,你光着屁股咋回来?村干部的差事绝对落不到儿子身上。父亲清楚村里人当下的心境,瞪着眼睛往钱眼里钻,针眼儿大的便宜也不嫌小,领导起来难着呢。父亲舍不得儿子遭这份罪。

父亲说:“行,支持你。”

父亲说话算数,卖了牛羊卖了骡马,筹措了一把大票子,用报纸包住递给了儿子:“用点心,你那点安家费赔光了不要紧,别把你老爹的家底赔进去,还要置办嫁妆娶媳妇呢。”

老九说话也算数,闹腾了几年果然回村了。

回村的老九真的当上了村干部,不是村长是书记。村里人都说书记要比村长大。

你们说大我就大。一上任老九就大当家似的主持召开党委会,主持召开村委会。

第一场会,老九说:“村口修座桥吧,一条水沟绊着村子通往县城的路。”

就有人扳着手指头算。算来算去,需要几万的水泥沙石钱呢。村里穷得叮当响,这么多的钱谁来出?

老九大手一挥,说:“我来出。”

有人听了呵呵笑,说老九真会开玩笑,问老九:“上级给了扶贫款?还是农业局拨了专项资金呀?”

老九说:“你说开玩笑就开玩笑,一砖一石给你张罗来就是了。”

父亲做为老党员,列席参加了儿子召开的两委会,听说儿子要自掏腰包买沙石料,心里打了一个大颤颤:儿子这是唱的哪出戏?

老九说出钱,委员说出工。

一个委员站起来:“你出料钱我出工。”委员想,书记修桥挣了钱,也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

“你当真?”老九问。

“书记当真我当真。”

树叶长齐了,天气还不热,春耕大忙欠火候。老九说这个时机最合适。

第一天拉水泥,第二天拉沙石,三五天的功夫,动工了。

老九忙,忙在工地上。

委员忙,忙在打探消息上:专项资金扶贫款。

村长忙,忙着叮嘱村会计:“进账的每一笔资金都要做汇报,书记再大,也必须通过村民代表来审核,一个人绝对不能随意开支村里的钱。”

村桥很快竣工了。村民乐了,委员急了,村里账户上没多一分钱,私底下对工匠的承诺怎么兑现呀?“跟着书记干,你们不会吃亏的,一个铜板的工钱也少不了。”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想得想得委员头上冒出了汗。

村桥竣工了,父亲私底下问儿子:“几年的挣头你都搭在村里呀?”

儿子看着父亲咪咪笑:“不全搭,有剩头。”

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的村桥竣工庆典大会上,老九搬出了一把大票子,一五一十地分发给了工匠们。工匠们说,家门口挣大钱,跟着书记干真的不吃亏啊。

村长问书记:“这些钱到底哪来的?”

老九说:“有个叫李为民的村民捐赠的。”

军人李为民,党员李为民,书记李为民,这时大家才想起,老九还有个学名叫李为民。

“你这不是开玩笑?”

老九说:“这可不是玩笑事!”

饱经沧桑的父亲跺了脚:“没白疼你,没白养你。”

这一脚,震得沟渠里的清流哗啦啦地响。

(选自《小说选刊》,略有改动)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父亲对老九复员后要在县城挣大钱的做法大力支持,原因是他断定老九无论赚还是亏都不会回来担任村干部这苦差事。

B. 老九在会上承诺自己负责出修桥的钱,委员答应出力,但是村长不支持,暗中提防老九,叮嘱村会计所有款项要向他汇报。

C. 小说情节并不离奇曲折,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构思精巧,主体部分以对话为主;把老九取名为“李为民”,突出了主旨。

D. 小说结尾极富意蕴,用比拟的手法写父亲跺脚,震得沟渠里的清流哗啦啦地响,暗示了父亲以及全村百姓对老九的赞叹。

2. 小说在刻画老九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分条作答。

3. 请找出文中两处伏笔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李家的党员·七月》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一心为民,当上村书记第一件事就是在村口修桥,打通去县城的路。②看淡钱财。在县城赚了钱后,还能回到村里;自己出钱为村修桥。③办事果断。刚一上任就召开两会,开始修桥;三五天的工夫就动工了。   

3. ①开头点出老九的党员身份和当兵的经历,为老九大公无私,忙于建桥作了伏笔,揭示了老九这样做的思想基础;②老九复员直接落脚在县城里做生意,为老九后来将自己打拼来的钱投入村里的修桥之事作了伏笔。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一般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A项,父亲在老九说闹腾几年后回村当村干部之前就全力支持他,所以此项因果关系错误。B项,“村长不支持”错,他只是叮嘱会计进账与付款要汇报,是指望老九能从上级搬来扶贫款,并不是不支持老九修桥。D项,“用比拟的手法”错,应是“用夸张的手法”。故选C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要先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该人物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老九刚复员就想着做生意挣钱后回村里当村干部,当上村干部第一件事就是修桥,因为“一条水沟绊着村子通往县城的路”,他要打通村子到县城的路,可见他一心为民。老九修桥的钱都是自己在县城做生意赚的,由他对父亲说的话“不全搭,有剩头”,可知花费颇多,可见老九看淡钱财。老九上任就开会提议修桥,大家同意后马上动工,然后就是“忙在工地”,“村桥很快竣工了”,可见老九办事果断。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找出文中的伏笔并进行分析,考查鉴赏小说情节及表达技巧的能力。“伏笔”是小说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这类题目解答时可先找到“伏笔”所在,然后分析其对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或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即可。本文的两处伏笔都在开头部分,一是开头“当了10个年头的兵,入党没提干”,交代了老九是党员,有当兵的经历,表明他有大公无私的思想基础,为后文老九回村当村干部,修桥埋下伏笔,使情节发展符合逻辑。第二处伏笔在第二自然段,交代了老九去县城做生意的打算,也交代了老九赚了钱要回村里的想法,这就为后文老九回村当书记,修桥埋下了伏笔。

【点睛】第2题是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这类题目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录入时间:2021-05-17 09: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