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中国硬科幻曙光已现,但还需再等一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幻文学通常是建立在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幻想的外衣,表达作者对未来人类社会的一种认知和思考。一直以来,科幻文学在我国并不受重视,发展也十分缓慢。

科幻写作费时费力,投入巨大,对作者的知识结构要求极高,也因此使得许多人望而却步。而读者的分布不均且数量不多,也导致出版机构不敢或不愿涉足这一领域。1979年《科幻世界》杂志在成都创刊,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科幻杂志。1998年创办于天津的科幻杂志《科幻时空》定位于“大科幻”,先后发表了当时国内一线的科幻小说作者星河、叶永烈、韩松等人的作品,还翻译引进了日本科幻小说家星新一的作品。不过,好景不长,虽然新杂志定价并不太高,但出版发行两辑后,由于发行渠道的不畅,编辑出版投入巨大等原因而遗憾停刊。科幻文学发表阵地的严重匮乏,也成为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一大痛点。

不过近年来,我国科幻文学的创作与出版赶上前所未有的机遇。2015年,刘慈欣凭借科幻长篇小说《三体》获得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8年11月9日,刘慈欣又获得克拉克基金会颁发的2018年想象力服务社会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据去年11月召开的“2018中国科幻大会”公布的数字,2017年全国新出版和重版的科幻图书共232种,其中新书占比约23.6%。根据刘慈欣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于2018年底的贺岁档上映,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票房有望达到47亿人民币,并且围绕这部电影形成诸多热点话题。而随着更多的科幻小说被改变为电影、网络剧、网络电影,更多的科幻发表平台的问世,可以预料,2019年将是中国科幻的发展“大年”,科幻文学将迎来黄金时代。

(取材于赵强等文章)

材料二

《流浪地球》体现了好莱坞电影所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许多差别。《流浪地球》将中华文化元素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注入电影,既让观众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也让中国文化元素有了新表达。

在好莱坞电影中,当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时,情节设定可能是英雄人物登上太空飞船远离地球去寻找新的避难所。但是《流浪地球》却反其套路,人类带上地球一起去“流浪”。中国人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论距离多远,遭遇怎样的挑战,都愿朝着家的方向努力前行。正是这份“乡土情怀”,让人们有了“带着地球一起流浪”的念头,奠定了整个电影故事的发展基石。

《流浪地球》中有句著名的台词“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是的,只有敢于“与天抗争”,才有生的希望。“与天抗争”的豪情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与面对末世求生的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即便2500年、100代人的“流浪之旅”未必定能成功,人类依然选择离开太阳系;即便科学家已经测算没有可能,人类依然用空间站的燃料以死相搏。中国人始终坚信“人定胜天”,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用坚持和努力点燃希望,走向美好。甚至《流浪地球》电影的拍摄过程,也是郭帆、吴京等电影人不退缩、不放弃的结果。

与西方科幻片不同,《流浪地球》并没有采用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惯用叙事套路,而是以40余万人、5000台发动机、7万个火石,以及剧情最后各国救援队调转车头,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等宏大场景,讲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成功拯救自我的故事,成为了科幻片中的“一股清流”。而这就是中国人对未来世界的清晰理解,对“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理念的深刻阐述。现实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立足与此。

《流浪地球》的走红,对于本土科幻作品的未来发展更具意义。在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成功实践基础上,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世界科幻文艺创作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

(取材于《<流浪地球>:中国文化元素的新表达》,有改动)

材料三

科幻电影有“硬”和“软”之分,区分“硬科幻”与“软科幻”的标准在于科技含量的多少。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饶骏认为,“硬科幻”应该是以某一科学原理和技术为主题(或是故事背景),主要的情节推进、场景表现、道具细节等等要比较严格地遵循物理法则,符合工程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各项技术之间的平衡配套展示,这一点是绝大部分科幻电影最易产生bug(漏洞或缺陷)的地方,达到了以上要求和条件的科幻电影,才称得上“硬科幻”。“软科幻”并不是非常注重技术和科学原理,甚至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很小。

饶骏认为《流浪地球》不能冠以“硬科幻”之名。《流浪地球》的“硬”,更多的在于特效、背景和道具所呈现的科技感与工业感上。《流浪地球》一开始就交代了人类和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即不远的将来,发生了“氦闪”的太阳急剧衰老和膨胀,地球面临着被太阳吞没的灭顶之灾。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看来,太阳发生“氦闪”的概率微乎其微,更不会突然衰老和膨胀。大概数十亿年之后,太阳才会退出“主序恒星”的行列,衰老和演化为“红巨星”。

电影中,面对毁天灭地的灾难,暂居于地下城的人类启动了“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即于各个大陆板块布设行星发动机、停止地球的自转,而“领航员号”空间站执行“火种计划”,以防“流浪地球计划”失败。相关领域的专家表示,从现有的科学认识和工程技术、以及未来数百年里人类可能实现的科学进步和技术突破来看,建设行星发动机、地下城和“领航员号”级别的空间站等等,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围,“流浪地球计划”的科学性和工程可操作性都值得商榷。

《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表示,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只有包括航天工业在内的国家科技实力足够强大,拍出的科幻片才能更被观众信任;中国电影人要让更多的资本方看到中国科幻类型电影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更多资金的进入,会有更多的中国导演有机会尝试拍科幻片,为科幻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信心与机遇。

(取材于《中国硬科幻曙光已现,但还需再等一等》,有改动》

1. 下列不属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缓慢原因的一项是

A. 作者数量少          B. 读者数量少          C. 发表阵地少          D. 杂志定价低

2. 下列不能说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赶上前所未有的机遇”的一项是

A. 作家获国际大奖      B. 中国召开科幻大会    C. 出版体量剧增        D. 科幻发表平台更多

3. 下列对《流浪地球》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土情怀            B. 与天抗争            C. 英雄崇拜            D. 世界大同

4. 下列与《流浪地球》体现的精神不同的一项是

A. 愚公移山            B. 卧薪尝胆            C. 女蜗补天            D. 精卫填海

5. 下列对“硬科幻”电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电影整体的科技含量高                       B. 故事背景符合科学原理

C. 道具也要遵循物理法则                       D. 技术配套展示易出bug

6. 《流浪地球》不能冠以“硬科幻”之名,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特效等科技感工业感过多                     B. 故事发生的背景几乎不存在

C. 局部情节的科学性有争议                     D. 技术工程不符合发展趋势

7. 对中国科幻电影更好地走向世界,你有哪些建议?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回答。

下载Word版试题
《中国硬科幻曙光已现,但还需再等一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B    3. C    4. B    5. D    6. A   

7. ①中国科幻文学作家能为科幻电影提供优秀的剧本,②中国科幻电影要注重表达中国元素,③中国电影人对科幻电影有不懈的追求与突破,④中国航天等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科幻电影提供科学支持,⑤资本方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归纳概括出答案要点,然后与选项比对。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缓慢原因的一项。本题对应的是材料一。找到材料一中阐述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缓慢的相关内容,找出原因,然后结合选项加以比对。D项,“杂志定价低”不符合题干要求。材料一第二节中“不过,好景不长,虽然新杂志定价并不太高,但出版发行两辑后,由于发行渠道的不畅,编辑出版投入巨大等原因而遗憾停刊”,可知,定价代应是有利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发展缓慢原因是“发行渠道的不畅,编辑出版投入巨大等”。故选D。

【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归纳概括出答案要点,然后与选项比对。本题要求选出不能说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赶上前所未有的机遇”的一项。B项,“中国召开科幻大会”的内容能说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赶上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召开大会本身这件事并不能表明中国科幻文学发展“赶上前所未有的机遇”。故选B。

【3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归纳概括出答案要点,然后与选项比对。本题要求分析《流浪地球》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C项,“英雄崇拜”不是《流浪地球》体现的中国文化元素。材料二说“与西方科幻片不同,《流浪地球》并没有采用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惯用叙事套路”。故选C。

【4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归纳概括出答案要点,然后与选项比对。本题要求分析《流浪地球》体现的精神。B项,“卧薪尝胆”不是《流浪地球》体现的精神。有关《流浪地球》体现的精神,材料二第三节是说“即便科学家已经测算没有可能,人类依然用空间站的燃料以死相搏。中国人始终坚信“人定胜天”,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用坚持和努力点燃希望,走向美好。甚至《流浪地球》电影的拍摄过程,也是郭帆、吴京等电影人不退缩、不放弃的结果。”这其中并没有“卧薪尝胆”。故选B。

【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概概念的内涵。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审题,抓住与概念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解,然后结全合选项进行比对。本题要求“硬科幻”电影这一概念。D项,“技术配套展示易出bug”不能体现“硬科幻”电影的特点。材料三是说“特别是各项技术之间的平衡配套展示,这一点是绝大部分科幻电影最易产生bug(漏洞或缺陷)的地方”,这是各项技术之间的平衡配套展示的不足或缺陷,这不是“硬科幻”电影应具备的特点。故选D。

【6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归纳概括出答案要点,然后与选项比对。本题要求选出《流浪地球》不能冠以“硬科幻”之名的原因。A项,“特效等科技感工业感过多”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材料一第二节是说“饶骏认为《流浪地球》不能冠以“硬科幻”之名。《流浪地球》的“硬”,更多的在于特效、背景和道具所呈现的科技感与工业感上”,可知“特效等科技感工业感过多”是《流浪地球》的“硬”。这只是“硬科幻”其中的一个特点,“硬科幻”还有更多的特点,《流浪地球》在并没有体现出来。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归纳要点,顺应问题的方向,然后组织答案。本题要求根据三则材料,对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出建议。材料二最后一节“在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成功实践基础上,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世界科幻文艺创作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可概括出中国科幻文学作家要能为科幻电影提供优秀的剧本。材料二第一节中“《流浪地球》体现了好莱坞电影所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许多差别。《流浪地球》将中华文化元素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注入电影,既让观众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也让中国文化元素有了新表达”,中国元素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独特之处,因此中国科幻电影要注重表达中国元素。材料三最后一节“中国电影人要让更多的资本方看到中国科幻类型电影成功的可能性,随着更多资金的进入,会有更多的中国导演有机会尝试拍科幻片,为科幻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信心与机遇”,可总结出中国电影人对科幻电影有不懈的追求与突破。材料三最后一节中“中国科幻电影在制作上与好莱坞仍有25年到30年的差距,只有包括航天工业在内的国家科技实力足够强大,拍出的科幻片才能更被观众信任”可总结出中国航天等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科幻电影提供科学支持。材料三最后一节中“随着更多资金的进入,会有更多的中国导演有机会尝试拍科幻片,为科幻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信心与机遇”,可总结出需要资本方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点睛】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归纳概括段意,提炼主要观点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全面准确。

录入时间:2021-05-18 0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