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诗词的欣赏研究》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首先是一个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成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处理的是客观的数据和材料。如果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整体——这不啻为对诗词的解构。正如刘慈欣《诗云》里举的例子,唯有从整体来看,一个美女才是美女;用一把利刃将其切开,取出每个脏器、剔出每块骨头,把肌肉和脂肪分门别类,再把血管和神经拣成两束,还能是美女吗?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一味搜罗求全,传统集部之学的要义在于“选”,是一门“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学问。这就要求我们浸润式地细读、辨别与体味。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作品的内涵和义旨。通过对“归来”一词的统计,的确能够指向苏轼被贬这一事实,但只有通过揣摩“嗟予潦倒无归日,令汝蹉跎已半生”(《侄安节远来夜坐》)这样的诗句,我们才能深入体会苏轼彼时的心境和况味;同样,通过大数据固然不难得出苏轼的兄弟情深,然而当我们吟咏“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这样的句子时,对苏轼笔下的手足之情的感受,难道不会来得更真切、更直观吗?

1. 结合文本,谈谈诗词欣赏研究的两个误区和最该注意的两个方面。

2. 分析画线句子的论证手法和表达效果。

3. 谈谈大数据分析在诗词欣赏研究中的特点和不足。

下载Word版试题
《诗词的欣赏研究》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误区一:一味寻章摘句,误区二:一味搜罗求全。最该注意的两个方面:要关注诗歌的整体意境;欣赏诗词要有选择有甄别。   

2. 比喻论证将用大数据来处理古诗词比喻成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用大数据处理古诗词实际上是对诗词美的破坏。   

3. (1)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处理的是客观的数据和材料(2)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3)用大数据分析缺少对诗歌的整体感知(4)与诗歌审美相违背(5)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作品的内涵和义旨。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时,应结合文章关键内容概括作答。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间为每段的段首句,“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首先是一个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成的意境”“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一味搜罗求全,传统集部之学的要义在于‘选’,是一门‘别裁伪体亲风雅’的学问。这就要求我们浸润式地细读、辨别与体味”,这些句子是作者的观点句,对这两句话进行筛选整合即可。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举例说明所找到的论证方法即可。由“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可知,作者用对美女的肢解比喻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二者性质不同但有相似性,形象生动,利于理解。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语句进行作答即可。第一段中,“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处理的是客观的数据和材料”,第二段中“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这是对大数据分析优点的评价;第一段中“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整体”“与诗词的审美相违”,第二段中“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作品的内涵和义旨”,这些句子是大数据分析在诗词欣赏研究中的不足。对这些句子进行概括,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解答内容概括题,一定要切实提高审题能力,必须首先最大程度明确题目究竟问的是什么;

同时,应该习惯于在读文章时即把全文每个自然段前面标序号,然后以题目所要问的问题为准,逐个段落排除。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程度的笼住答案。

录入时间:2021-05-19 0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