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课件教案试卷说课知识点
首页 > 试题 > 初中语文
试题内容

(2021•广州)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汤问》)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操蛇之神闻之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帝感其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

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

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

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答案解析

【答案】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案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止:阻止/止:只;

B.固:顽固/固:巩固;

C.闻:听说/闻:听说;

D.诚:诚心/诚:确实。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易,交换。始,才。反,同“返”,往返。句意: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②重点词:甚,很。惠,同“慧”,聪明。句意:你也太不聪明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CD.正确;

B.有误,文章写愚公妻子的笑,不是嘲笑,也不是反衬。

故选:B。

答案:

(1)C

(2)①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②你也太不聪明了!

(3)B

【解析】

“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所属考点

专题10 文言文阅读

了解初中阶段所涉及到的文言文阅读的常考知识点(文言实词翻译、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断句、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等),以及与其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能够根据题干要求准确高效地完成习题。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录入时间:2022-10-08 09: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