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人物》杂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

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突出的是在1921年6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次年7月,时过境迁,学校才让他出洋。

1946年1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他婉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度,不怕得罪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最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军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1957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社会学者,民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月10日病情恶化,老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世。

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关于潘光旦的研究已经掀起了热潮。

B. 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学者的风范。

C. 潘光旦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说明他很有生活情趣又不乏文人雅士的情调

D. 为支持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潘光旦参加了“同情罢考”,并拒绝写悔过书,甚至牺牲出洋机会也据理力争。

E. 他拒绝请托维护清华制度与后文在处理学生运动时“为当局说话”的行为表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为学者,其思想有困惑与矛盾的一面。

2. 文中提到潘光旦“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他的“人文情怀”的,请简要分析。

3. 本文在介绍潘光旦的同时,多次引用闻一多、费孝通、钱伟长等人的话,试分析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下载Word版试题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人物》杂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E   

2. 答: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为人处世、做学问两个方面。

为人处世方面:①潘光旦是仁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② 他爱校如家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③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亦师亦友。④忧国忧民,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做学问方面:①新人文史观,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②有文人雅趣。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③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   

3. ①侧面烘托突出了传主的精神和性格特点,表达对他的钦佩。如闻一多,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说明对他十分敬佩;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说明他知识渊博,成就卓著。

②增强传记文学的可信性,真实性。使作品生动,增强文章感人力量。如用钱伟长的话再现史实,费孝通费“将他拥入怀中对传主坎坷命运的惋惜,表现朋友真挚情谊,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

A项,曲解文意。“关于潘光旦的研究已经掀起了热潮”错,而是“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E项,“其思想有困惑与矛盾的一面”错,他拒绝请托维护清华制度,表现出他的爱校如家,严守校规,不徇私情。处理学生运动时“为当局说话”的行为,表明了他对学生的爱护。

故选AE。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根据文本的第一节“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可知: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为人处世、做学问两个方面。所以,本题从为人处世、做学问这两方面分开回答。

首先是他为人处世方面。“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概括为:潘光旦是仁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友”概括为: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亦师亦友。“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概括为:他爱校如家,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概括为:他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次是他做学问方面。“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概括为:新人文史观,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了“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概括为:他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表现了他有文人雅趣。“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概括为: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能力。这道题考的是引用名人的话的作用。首先要阅读全文,找到闻一多、费孝通、钱伟长等人的话,分析这些话对介绍潘光旦这一人物的作用。回答时,首先要答出传记文学中引用本身的作用,然后回答对塑造传主形象的侧面烘托作用。“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状’”概括为:侧面烘托突出了传主的精神和性格特点,表达对他的钦佩。“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概括为: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说明他知识渊博,成就卓著。“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最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概括为:用钱伟长的话再现史实,表现他是一位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也反映了朋友真挚情谊。引用这些名人的话,增强了传记文学的可信性,真实性。同时,使作品生动,增强文章感人力量。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通读全文,整体感知。②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范围。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对材料进行比较辨别,分类整理选取关键词或句子(去否定,留肯定;去实例,留结论;去表象,留本质;分清主次,辨别有关和无关等)。转化信息时,要紧扣题意,选择正确的句式作答,不可机械照抄原文的句子,也不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作答,可以再保留关键信息的前提下换一种表述方式(转侧面为正面)。④答题原则:列点分条陈述,依据分值答题。熟记一些常用的答题熟语,并合理利用。

录入时间:2021-02-08 1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