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寂寞·吴念真(台湾)》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寂寞

吴念真(台湾)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摘自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作为小说,《寂寞》去掉了虚饰,挤掉了水分,朴实得像一块煤,也像煤块一样沉重,却透着点点的光泽。

B. 小说的高潮之处在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一张并不团圆的全家福却被这位父亲“结合”成“魏府阖家团圆”,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

C. 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这里的“寂寞”至少有三层含义: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友人渐渐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D. 小说以朴素的文字,无华的语言,刻画出小人物的人生体验,初看似乎平淡寡味,细细品读后却感觉意味深长。

E. 吴念真的小说常常具有细节画面感,这篇小说中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以长满老人斑的手臂、弯曲的手指勉强比划“V”就极具画面感,令人心中一震。

2. 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有哪些作用?13. 简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效果。

4. 结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下载Word版试题
《寂寞·吴念真(台湾)》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C   

2. ①交代了故事的背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将阿照的冷漠和父亲的温情形成对比。③以阿照的冷漠行为呼应了标题的“寂寞”。   

3. ①情节上,戛然而止,干净利索地收束全文。②运用对比手法以团圆的全家福,暗寓“寂寞”的一家,突出了“寂寞”的主题。③呼应了文章的标题“寂寞”,回味无穷,发人省醒。   

4. ①阿照:独立、固执、倔强,不能完全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和家庭给予的温暖。父亲:朴实、善良,不善言辞,却深深爱着这个家,充满无人理解的寂寞。②启示:爱,需要表达,更需要细细感受;珍惜亲情,珍惜家庭。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和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回到原文进行分析比较,或者结合着对小说的理解进行分析。

B 项,“充满了对这个破碎家庭的嘲讽”有误。根据文意,应该是同情。

C 项,“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文中没有涉及到这一层。

故选 BC 。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找到原文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然后仔细体会,可以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回答结构上和表现手法方面的作用。可以从推动情节的发展、阿照和父亲的对比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无情,来衬托父亲的温情主题;与题目的照应等方面来回答作用。

根据文章第三段“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可知,小说开头点出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不叫爸爸是因为那个男人是她的继父,并且这个细节推动了后文她不愿回家,一家人聚少离多等情节的发展。此处细节还将两个人物性格的特点呈现出来,将阿照的冷漠和父亲的温情形成对比。阿照从不称呼“爸爸”的细节展现了阿照的冷漠,呼应了标题的“寂寞”。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结尾段落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在整体感悟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结尾,进行反复品读。原文,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从情节上,到此处文章戛然而止,收尾干净利索的。运用了对比手法,用最后照片形式的全家福鲜明的突出现实生活中这个家庭聚少离多的现象。 最后以照片的形式反映出继父渴望阖家团圆而现实却孤单一人,独自一人承受寂寞,照应文章标题,留给读者回味思考的意境美。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找到有关人物的相关句子,进行仔细研读,可以从对人物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语句中总结出人物的形象特点。要对先阿照和父亲的形象特点稍作分析,然后,再答这种性格特点所決定的女儿与父亲的沟通隔阂问题。再回答小说带给人的启示时,要从阿照和父亲无法正常沟通理解的原因分析,如阿照性格固执、倔强,父亲善良朴实却不善言辞,所以造成沟通理解的问题。所以,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启示我们,爱要敢于表达,亲情要珍惜。

从原文“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可以看出来阿照是一个独立、固执、倔强的人,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回家,不能完全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和家庭给予的温暖。从原文“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可以看出来父亲是朴实、善良的,不善言辞,却深深爱着这个家,充满无人理解的寂寞。正是因为两人的性格原因造成沟通理解不及时,所以启示我们对于家庭成员,有爱就需要表达,更需要细细感受;珍惜亲情,珍惜家庭。

录入时间:2021-02-12 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