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红楼梦启示录·王蒙》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作,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存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节选自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的写实主义只体现在全书第一章“石头”的声明中。

B. 写实作品穿插一些神话、魔幻故事,可使作品生出浪漫的彩色。

C. 当科学性、必然性不能满足人的要求,就会产生荒诞性与梦幻性。

D. 《红楼梦》为读者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二度创作的自由。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紧紧围绕《红楼梦》展开论述,论证小说应该将写实与梦幻相结合的观点。

B. 文章末尾作者说“把玩”《红楼梦》呼应开头“石头”的声明,使文章结构严谨。

C. 文章引用《红楼梦》当中的语句,巧妙地支撑了论点,强调了既不失真又不可当真。

D. 文章将“写实作品”与“梦幻作品”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两者各有优劣的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的内容既写实又梦幻,作者曹雪芹可谓达到了真小说家的境界。

B. 只有文学作品失去了现实的针对性时,才可以获得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C. 增添了一些荒诞和幻化内容的作品比纯写实的作品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D. 《红楼梦》强调”将真事隐去”,把小说与人生间离,是曹雪芹对自我的保护。

下载Word版试题
《红楼梦启示录·王蒙》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写实主义只体现在全书第一章‘石头’的声明中”错,文章开头说“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说明整书以写实主义为主,不止体现“石头”的声明中。

C项,“不能满足人的要求”错,原文说“不能完全满足”,扩大了范围。

D项,“为读者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二度创作的自由”错,第四段中“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不是读者。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目的在于突出两者各有优劣的结论”错,第三段中文章将“写实作品”与“梦幻作品”进行对比,目的不在于得出两者各有优劣的结论,而是引出将两者结合的观点。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B项,“只有……才”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小说毕竟只是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说的是“小说”,而不是“文学作品”,“失去了针对性”也是针对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的内容,不是指“现实的针对性”。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一、筛选文本对照选项找谬误:提取文本信息,筛选,整合,对照选项,找出异同点,判断各个选项是否准确提取、筛选信息。

二、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灵活理解:文本中不能直接提取到,或者个别词句有变化,这样的选项未必是错的,需要学生学会灵活理解。灵活包括准确把握意思、准确分析语法结构。

三、参照题干,分层归纳找异类:问题类型或敏感点:层次混乱、遗漏赘余、信息杂糅、不合逻辑(强加因果 颠倒顺序)、有失分寸(无变有,少变多,小变大,远变近)、时态有误、属性出错(特例成普遍、具体为概括、间接变直接)、指代偷换(概念、对象、主语)

录入时间:2021-02-16 10: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