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雪国热闹镇·刘兆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国热闹镇

刘兆林

热闹镇出了乱子,史无前例的大乱子啊,谁听了都得吓一跳——大风雪之夜,驻军逃走了十分之一,居民陡增了百分之五十。这可把驻军最高首长杜林急懵了。这等于热闹镇这边天塌了一角,他怎么支撑得了哇,必须立即向上级汇报。但是,不知大风刮的还是什么人捣的鬼,电话线路不通了,杜林琢磨了足有半小时,最后决定带上个最能干的老兵,连夜出发,亲自去向领导报告情况。

说明白点吧,热闹镇可以叫它祖国东方第一镇——再往东一点就是外国的村镇了,离本国的村镇却很远,最近的也有四十五华里。

驻军最高首长杜林的职务只是个班长。大概谁也想象不到,全镇除了包括杜林在内的十个兵外,只一家居民,两口人,不仅“热闹”二字纯属徒有,“镇”字也是滑天下之大稽。所谓镇长,当然就是寂寞透顶的战士们对那一家之主瘸老张的戏称了。所谓驻军逃走十分之一,其实就是一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牛犇突然失踪,热闹镇这档子事就是他闹出来的。

扫帚似的大风不停地划拉着杜林、老兵和大黑狗踏出的脚窝,三角形的队伍仍在艰难地跋涉。 “老兵,你说,牛犇他除了带枪,会不会还带了别的?”“你不是说他偷了你的人参烟和龙泉酒吗?”

“我是说他会不会还描了地图什么的?他脑瓜比谁都活,除了偷我烟酒,准还描了地图!” “真这样,可就更毁了。”

“哼,当初他一来我就觉着不是好事。”“指导员还表扬他思想活跃,知识面宽。”“哼,我算看透了,脑瓜越活,知道的越多越不可靠。”

老兵不吱声了,还怎么吱声啊,事实胜于雄辩……

1980年11月底,牛犇分到岛上来那天正下雪。他独自到哨所门前的了望架下一站,捧着一本书,面对茫茫雪野放声唱起来:“好——一——派——北——国——风光——昂——昂——昂”

杜林在高高的了望架上用望远镜往下一瞧,是新兵,噔噔噔跑下来,问:“你喜欢样板戏?”

“谈不上喜欢,这句唱词和眼前景色挺吻合,随便借用一下。”个头不高,眼睛雪亮的新兵无所谓地又翻他手中的书,他是对照着眼前的雪景看书上描写得是否像。

“手里是本啥书?”“《雪国》。”

“镇长”瘸老张外出去治腿,家里就剩下怀孕的媳妇哑女一人。杜林把正副班长之外的 八个兵编成四组,每组一天轮流帮哑女干活,一天晚上哑女家灯亮着,杜林敲了一阵门却没人应。他不敢贸然进女人的屋,用草棍把窗纸扎了个小眼往里看,冷丁抽了口凉气:哑女早产了,远离村庄,大风雪之夜哪儿去找奶哟。急迫中杜林忽然想起牛犇让家里寄过奶粉,兴许还有剩的,便叫李老兵回去问。

李老兵回去一看,牛犇不见了。问遍全班,谁也不知道哪儿去了。厕所、岗楼、了望架找遍了,都没有。

不祥的预感袭上杜林的心头,他带领全班在尖啸的风雪中四处查找牛犇,最后发现一行脚印奔江边而去,但走着走着,好不容易才发现的脚印被风雪扫没了。马灯、手电照了又照,也没发现往回走的脚印。东南西北,天上地下,到处风雪弥蒙,分不清哪是国境线。从纵深 离判断。已经到了主航道中心线,甚至过了一点。从迹像看,牛犇是奔外国那个镇子去了。

迷路是不可能的,他,外逃了?

这时,哑女屋里出现的是令人想像不到的场面:医助在收拾屋子,指导员在做饭,哑女坐在炕上对镜梳头,婴儿安详地在射进来的温暖日光下睡着了,小嘴不时咂动着,枕边放着一缸鲜牛奶,窗台上一个大盆子满满装的也是鲜牛奶。进屋的人都愣住了。

“怎么回事,指导员?”杜林问。 “去问牛犇,叫他说。”

“牛犇?他在哪?”“在班里休息。”

“他……他没有……?”“去问问就知道了!”

杜林奔回班里,见牛犇坐倚在床上吹口琴。“回来了,班长?”眼睛雪亮的牛犇坐起来,善意地望着杜林。

“你……你哪儿去了?”

“到对面走一趟,怕你不同意,就没请假。”“你去偷人家的牛奶?!”“不是偷,悄悄换的!”“换?”

“真的。那边家家养奶牛,我们在了望架上看得清清楚楚,也没驻兵。我摸过去,钻进一家牛棚,弄了两暖水袋加两行军壶奶。走时把你的烟和酒放那儿了,待会给你钱!”“钱是小事,丢中国人的脸!”

“这怎么丢脸?烟和酒二十多元,十多斤牛奶也就三四块钱呗,他们上哪卖这好价钱?”

“边境政策你不懂吗?”

“懂啊,国家不是开放了边境小额贸易了吗?再说,总不能眼看着我们热闹镇上的小居民饿死呀。所以我才去了,出了事我一个人担呗!”

几天后,团政治处来了一位干事,说军事检察部门作了调查研究,决定对牛犇免于起诉。军分区指示,对牛犇要进行法制和边防政策纪律的补课,教育可由团治政处直接进行。地点放在团农场,让牛犇边劳动边接受教育。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雪国热闹镇”为题,但其实这个所谓的热闹镇只有寥寥数人,这样的标题与内容形成落差,能更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B. “我是说他会不会还描了地图什么的?他脑瓜比谁都活,除了偷我烟酒,准还描了地图!”“真这样,可就更毁了。”暗示着大家对牛犇早有怀疑。

C. 杜林带着全班的人在风雪中四处查找牛犇的紧张场景与哑女家中温馨轻松的场面形成强烈对比,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加的跌宕起伏,更有张力。

D. 文章以士兵牛犇外逃开头,但后来却以牛犇取奶归来结尾,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先抑后扬,表达了对牛犇的赞美之情。

2. 小说中的牛犇从一出场就与众不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

3.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下载Word版试题
《雪国热闹镇·刘兆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牛犇是一名入伍不到一年的思想活跃,知识面宽的新兵形象。“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牛犇”“指导员还表扬他思想活跃,知识面宽。” 说明牛犇是一个思想活跃,知识面宽的新兵。①有知识有文化善观察懂生活。“捧着一本书”“这句唱词和眼前景色挺吻合,随便借用一下……又翻他手中的书,他是对照着眼前的雪景看书上描写得是否像” “我们在了望架上看得清清楚楚,也没驻兵”说明牛犇有知识有文化善观察懂生活。②遇事有主见、有原则。“到对面走一趟,怕你不同意,就没请假。”“不是偷,悄悄换的!” “我摸过去,钻进一家牛棚,弄了两暖水袋加两行军壶奶。走时把你的烟和酒放那儿了,待会给你钱!”体现牛犇有主见、有原则。③爱国。“钱是小事,丢中国人的脸!”这说明牛犇有爱国情怀。④有担当,有爱心,乐于助人。“总不能眼看着我们热闹镇上的小居民饿死呀。所以我才去了,出了事我一个人担呗!”体现了牛犇有担当,有爱心,乐于助人。

3. ①意外一:以牛犇外逃开头,以牛犇取奶归来结尾,不仅营造了紧张的气氛,更使故事情节富有波澜,出人意料。小说先抑后扬,表达了对牛犇的赞美之情。②意外二:牛犇没有请假,私自越过国境线,不仅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却让他在团农场边劳动边接受教育。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生命大于天,纪律要为生命让路,更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主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暗示着大家对牛犇早有怀疑”错误。“我是说他会不会还描了地图什么的?他脑瓜比谁都活,除了偷我烟酒,准还描了地图!”“真这样,可就更毁了。”这几句话是新兵牛犇“失踪”后,大家的胡乱猜疑,不能说“暗示着大家对牛犇早有怀疑”。B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小说这样写道,“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牛犇”“指导员还表扬他思想活跃,知识面宽。” 说明牛犇是一个思想活跃,知识面宽的新兵。“捧着一本书”“这句唱词和眼前景色挺吻合,随便借用一下……又翻他手中的书,他是对照着眼前的雪景看书上描写得是否像” “我们在了望架上看得清清楚楚,也没驻兵”说明牛犇有知识有文化善观察懂生活。“到对面走一趟,怕你不同意,就没请假。”“不是偷,悄悄换的!” “我摸过去,钻进一家牛棚,弄了两暖水袋加两行军壶奶。走时把你的烟和酒放那儿了,待会给你钱!”说明牛犇是一个有主见、有原则的士兵。“钱是小事,丢中国人的脸!”这说明牛犇有爱国情怀。“总不能眼看着我们热闹镇上的小居民饿死呀。所以我才去了,出了事我一个人担呗!”说明牛犇有担当,有爱心,乐于助人。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情节结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所用技巧的作用、情节安排、读者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几个角度答题。常见结尾的方式有:欧·亨利式结局,令人伤感的结局,令人喜悦的结局,戛然而止的结局。1.欧·亨利式结局:①在结构安排上,这种结局使故事情节陡生波澜,出人意料,产生极大的表现力和震撼力;②在表现手法上,与上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引发思考,突出主旨。2.令人伤感的结局:①在人物形象上,能够突出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②在内容情感上,能够强化意图,深化主题思想;③在读者方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和回味,引人思考,强化主题。3.令人喜悦的结局:①在主题方面,能够凸显人性和生活的美好,满足人们的期盼;②在表达效果方面,完整的情节和圆满的结局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主人公更具代表性;③在读者体验方面,这种结局与主人公和作者的意愿和谐一致,令人愉悦,易于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4.戛然而止的结局:除上述作用外,还可以留下空白,让读者回味不尽。本题要求分析“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的好处”。这是欧亨利式结尾,在结构安排上,以牛犇外逃开头,以牛犇取奶归来为结尾,这种结局使故事情节陡生波澜,出人意料,产生极大的表现力和震撼力;小说先抑后扬,表达了对牛犇的赞美之情。在表现手法上,牛犇没有请假,私自越过国境线,不仅没有受到严厉的处罚,却让他在团农场边劳动边接受教育,与上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引发思考,突出主旨:生命大于天,纪律要为生命让路,更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点睛】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录入时间:2021-02-22 10: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