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牛魂·刘平》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牛魂

刘平

六爷使了一辈子牛。

六爷使牛难得用鞭子,用嘴说,牛很听六爷的话。

家里就六爷和老伴两个人。本来他们是有个儿子的,在部队。那年部队进天山施工出了场事故,为保护战友,儿子牺牲了。国家给了500元抚恤金,六爷一直搁在箱子里,舍不得动一分。

没了儿子,六爷对牛的感情似乎就更深了。六爷说,牛通人性呢。

春耕大忙季节,是老牛身上担子最沉重的时候。队里拿不出钱来买头壮牛。从早到晚,老牛都拉着沉重的犁铧在热腾腾的水田里。终于在一个炎热的中午,老牛拼出了全身的力气,但犁铧仍是扎在泥土中一动不动。老牛回头无可奈何地望了六爷一眼,就无力地瘫软了下来。

看着老牛满口满鼻的白色泡沫,听着老牛一口口剧烈地喘着粗气,六爷的心颤了一下……烈日下,还有一大片田等着耕,六爷狠了狠心,慢慢走到老牛身边,用手轻轻拍拍老牛的头,滴下两粒浑浊的老泪,喃喃道:“老伙计呀!难为……你啦!”。

老牛望着六爷,像听懂了他的话……

稍事休息,老牛又站起来,拉着沉重的犁铧奋力往前挣扎……

春耕终于完了。老牛却不行了,走路腿都有些打战。眼见老牛不可能再干活了,队长就召集队干部们开会商量,如何处理老牛。六爷不是干部,但他也去开会了。六爷放心不下。队长说:那头牛不能再下田了,喂下去只白费草料,大家看该咋办?

六爷瞪队长一眼,想骂队长昧良心,但嘴唇动了动,终于没骂出来。就那么一动不动蹲在屋角,吧嗒着一卷又粗又长的旱烟,神情痴痴的……

会计说:拉到集上也卖不了几个钱。

出纳说:卖?谁要?地不能耕,磨不能拉。

这时队长说:对!干脆杀了,每个人头分两斤牛肉。

大家就不管六爷了,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会计说他在屠宰场有熟人,他明儿个一早就去请他来。队长说就这样吧。说了他们就站起身来要走了。

就在这时,六爷忽地站了起来,一字一顿说:“那牛,我买了!”

瞅着六爷铁青的脸,都吃了一惊!说那快死的牛买去做啥?喂不好的。

任队长他们咋劝,六爷就是死着性子要买。最后,大家都没办法,就同意了。队长他们商量了一阵,说:400元吧!

六爷没还价。

六爷回家。老伴扑过去护住箱子,冲六爷说,你疯啦?这钱是儿子的命换来的哩!你疯啦?……六爷瞅着老伴,泪水突然无声地淌了下来,抚住老伴瘦弱的双肩。

见六爷流泪,老伴也跟着流泪。她知道六爷的心,那年,老牛病了,他到牛房陪了老牛三天三夜……老伴抹了几把泪水,终于不再阻拦六爷了……

六爷将西头一间杂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将老牛牵了进去。每天早晨到坡上割一筐嫩嫩的露水草回来喂它,还三天两头烧一锅温水给它刷洗身子。家里两升黄豆,六爷几次想磨一顿豆花吃,但终于没有,分几次全炖了倒进老牛槽里。六爷蹲在老牛面前时,就觉得老牛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似宽慰,又似感激……这时,六爷心里就怔怔的……

当六爷见老牛连白面糊糊也不肯吃了时,心里就禁不住涌起一阵酸楚。

十多天后,老牛死了。六爷清清楚楚地记得,老牛咽气前恋恋地望了他一眼。那一眼,深深地刻在了六爷心里。队长来了,对六爷说,剥皮到集上卖肉吧!还能捡回几个钱。六爷不说什么,狠狠瞪了队长一眼。队长说:“这老头……”就走了。

六爷扛上铁锨,到后院选定个地方,就一锨锨默默地铲土。从上午到黄昏,一个大大的坑终于挖好了。六爷请人将老牛抬去埋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六爷又到坡上割草。六爷背回来一筐草时,老伴不解地说:“牛都死了,你还割草做啥?”六爷不语,径直走到后院,将那筐嫩嫩的露水草倒在了老牛坟前……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写春耕时老牛艰难的劳作及六爷对此的痛心,但面对大片的耕田,六爷只能让老牛继续耕作,突出了六爷的善良和无奈。

B. 会上,队长等人因老牛不能耕田且卖不上好价钱决定将牛杀掉,队长又劝告六爷不要将牛买下,展现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

C. 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六爷对老牛在劳作、生病、死亡时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表现了他对老牛的独特情感。

D. 小说以“牛魂”为标题,不仅写出了小说中牛身上体现出来的任劳任怨、辛勤至死的精神,也写出了六爷和老牛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感。

2. 小说开头写儿子的事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3. 小说叙述了六爷和牛的故事,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下载Word版试题
《牛魂·刘平》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写儿子去世,突出老人的孤独,使后面老人与牛之间的亲近更显自然。②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儿子的抚恤金,为下文老人购买病牛提供了可能。   

3. ①对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赞美。②对于六爷孤独无奈境况的同情。③对于六爷不被人们理解的无奈。④对于过往时代艰辛生活的沉思。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

B项,“会上,队长等人因老牛不能耕田且卖不上好价钱决定将牛杀掉,队长又劝告六爷不要将牛买下,展现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中“队长又劝告六爷不要将牛买下,展现了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对文本的赏析有误。原文队长他们劝六爷“说那快死的牛买去做啥?喂不好的”,他们劝说六爷不要买牛是因为他们觉得那头老牛病了快要死了,买回去没用处,浪费钱,表现了他们对老牛的冷漠、狠心,但并不是为了展现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队长他们不理解六爷对老牛的特殊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儿子牺牲以后,六爷就把自己对儿子的感情寄托到老牛身上,所以在众人 “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的时候,六爷要买下快死的老牛。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本的语段作用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小说开头写儿子的事情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可知,本题具体考查开头段落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开头段落的作用:(1)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开门见山,点明主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2)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3)统领全文,为下文埋下伏笔。(4)写出环境,渲染气氛。

小说开头写儿子牺牲的事情,在结构上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开头说“本来他们是有个儿子的,在部队。那年部队进天山施工出了场事故,为保护战友,儿子牺牲了”,这就使老人有丧子之痛的孤独感,使下文老人和老牛之间的亲近更显自然,老人对老牛有特殊的感情,最终花钱买下快要病死的老牛。

小说开头写儿子牺牲的事情,在结构上还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儿子牺牲后,“国家给了500元抚恤金,六爷一直搁在箱子里,舍不得动一分”,这个情节为下文老人购买病牛提供了可能性。老人对老牛有特殊的感情,在队长他们狠心、冷漠地“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的时候,老人买下快死的老牛。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立足文本,联系上下文,可以从情节、内容、人物、情感、主旨等角度分析作答。

文中六爷与老牛之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谐相处,从“没了儿子,六爷对牛的感情似乎就更深了。六爷说,牛通人性呢”,“看着老牛满口满鼻的白色泡沫,听着老牛一口口剧烈地喘着粗气,六爷的心颤了一下……烈日下,还有一大片田等着耕,六爷狠了狠心,慢慢走到老牛身边,用手轻轻拍拍老牛的头,滴下两粒浑浊的老泪,喃喃道:‘老伙计呀!难为……你啦!’。老牛望着六爷,像听懂了他的话……”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六爷与老牛之间的相处的默契,感情的深厚。在后来老牛病了,“不能再下田了”, 在队长他们狠心、冷漠地“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的时候,老人买下快死的老牛。买回老牛后,六爷精心喂养,“六爷蹲在老牛面前时,就觉得老牛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似宽慰,又似感激……这时,六爷心里就怔怔的……当六爷见老牛连白面糊糊也不肯吃了时,心里就禁不住涌起一阵酸楚”,这种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相通的和谐相处,真是令人感动,作者对这样的感情是赞美的;

“没了儿子,六爷对牛的感情似乎就更深了。六爷说,牛通人性呢”,六爷在儿子牺牲后,感到孤独无依,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到了和谐相处的通人性的老牛身上,可见六爷孤独无奈的境况,作者对于老人这样的境况寄寓了深切地同情;

当队长他们狠心、冷漠地“一致决定把牛杀了分肉”的时候,六爷买下快死的老牛,对于六爷的这种举动,队长他们劝“说那快死的牛买去做啥?喂不好的”,但是“任队长他们咋劝,六爷就是死着性子要买”,队长他们不理解六爷对老牛的特殊感情。对于六爷不被人们理解的无奈,作者也是有同情之心。

文章写到了老人和老牛之间的深厚感情,和谐相处,“六爷说,牛通人性呢”,“看着老牛满口满鼻的白色泡沫,听着老牛一口口剧烈地喘着粗气,六爷的心颤了一下……六爷狠了狠心……滴下两粒浑浊的老泪,喃喃道:“老伙计呀!难为……你啦!”。老牛望着六爷,像听懂了他的话……”,在老牛快要死的时候,“六爷蹲在老牛面前时,就觉得老牛两只大大的眼睛里闪着一种异样的光,似宽慰,又似感激……这时,六爷心里就怔怔的……”,“六爷清清楚楚地记得,老牛咽气前恋恋地望了他一眼。那一眼,深深地刻在了六爷心里”。这样的感情固然有老人儿子牺牲后,老人孤独无依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老人与老牛在那段过往时代里耕作中、相处中培养的。整篇文章读来,老人与老牛和谐相处的感情令人感动不已,也有对于过往时代艰辛生活的沉思。

【点睛】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类型的题目,基本方法有:(1)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2)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3)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由“人”及“义”;写事的文章,由“事”及“理”;写景的文章,由“景”及“情”。

录入时间:2021-02-24 10: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