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打造健康网络环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教育部等八部门在今年八月下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规定,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规定一出,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表示认同。

他们认为,现在中小学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大多通过家校联系群发布,这确实更有效率,也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但是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了布置电子家庭作业的行列,导致学生每天需要用手机的时间远远高于正常的使用时间,越来越多的学生一回家就是拿着手机写作业,或者单纯玩手机,更为严重的是很多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养成了过度依赖手机的恶习,学习积极性降低,导致成绩下降。因此,严禁老师布置电子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对于改变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有很强的警戒作用。

(摘编自《教育部规定: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领略教育魅力”百家号2018-11-17)

材料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洪晶认为,电子产品跟纸质版阅读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电子产品的趣味性比较强,里面的信息量比较大。不光是孩子,就是成人可能拿起电子产品的时候,也很难放下。

二、电子产品有独特的照明方式。我们在看纸质版读物的时候,需要一个外照明,但是电子产品是自带照明的。而很多电子产品的照明系统,是有蓝光成分的。蓝光对眼部是有危害的,它的危害可以反映到眼睛的各个部位。

(摘编自《动真格了!教育部出新规控制电子产品教学时长》,搜狐教育2018-08-14)

材料三:

12岁小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近段时间来出现的一些相关案件,背后都有网络沉迷的因素,这提醒人们: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刻不容缓。

去年底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未成年人互联网总体普及率高达98.1%。与之相伴的是,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峻。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沉迷游戏、过度用网消耗了精力、耽误了学业,进而导致精神颓废、身体羸弱;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孩子辨别能力不够,难免造成价值观走偏、行为失范,甚至诱发盗窃、暴力等违法行为……凡此种种,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会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长远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也于今年6月份,将网络游戏成癌列入精神疾病。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课题,也是一项社会治理挑战。

客观来说,青少年沉迷网络有着复杂的原因。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渴望得到认同等心理特点是一方面,规范管理、合理引导、预防治疗不够也是重要原因。其中,一些企业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做法难辞其咎。就拿网络游戏来说,一些游戏开发商为了赚孩子的钱,专门研发门槛低、互动性强、奖励诱惑多的网游。这些诱导成瘾的企业行为,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理。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体现了管理部门的决心。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

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体现了管理部门的决心。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当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单靠管理部门的努力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另外,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多方发力、齐抓共管,方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沉迷的陷阱。

(摘编自 桂从路《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人民日报》2018-09-28)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总体普及率高达98.1%,且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峻。

B. 青少年沉迷网络,不仅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更会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长远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C. 家长和老师都赞同教育部关于“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的规定。

D. 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既是公共卫生课题之一,也是对社会治理的挑战,需要多方发力,共同治理。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报道“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目的,材料二介绍电子产品的危害及其与纸质版阅读的区别。

B. 材料三分别从产生原因、现实危害和解决办法等三大角度阐述了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的紧迫性。

C. 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教室可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消除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促进身心健康。

D. 青少年沉迷网络现象普遍,原因众多,危害重重,为此,家庭和学校的正确教育引导尤为重要。

3. 关于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打造健康网络环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示例:①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②国家应该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有效治理诱导成瘾的企业行为;③相关部门要抓紧论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④家庭和学校应该多方发力、齐抓共管,积极引导孩子健康上网、正确用网,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沉迷的陷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家长和老师都赞同”以偏概全。结合原文内容“规定一出,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表示认同”分析可知,“家长和老师都赞同……”错。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报道‘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的目的”错误。材料一主要是报道教育部等八部门下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反响和意义。C项,“严禁学生带……促进身心健康”错误。据材料一可知,“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对于改变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有很强的警戒作用”,而“严禁老师布置电子家庭作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D项,“家庭和学校的正确教育引导尤为重要”错误。原文说的是“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结合“教育部等八部门在今年八月下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规定,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分析,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严禁学生带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严禁布置电子家庭作业;结合“客观来说,青少年沉迷网络有着复杂的原因。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渴望得到认同等心理特点是一方面,规范管理、合理引导、预防治疗不够也是重要原因。其中,一些企业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做法难辞其咎。就拿网络游戏来说,一些游戏开发商为了赚孩子的钱,专门研发门槛低、互动性强、奖励诱惑多的网游。这些诱导成瘾的企业行为,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理”分析可知,国家应该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有效治理诱导成瘾的企业行为;结合“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分析,相关部门要抓紧论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结合“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多方发力、齐抓共管,方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沉迷的陷阱”分析可知,家庭和学校应该多方发力、齐抓共管,积极引导孩子健康上网、正确用网。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录入时间:2021-02-27 09: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