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在警报声里·郁达夫》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警报声里

郁达夫

一阵紧急警报声过去了,街面上就传来了一阵人力跑车滚动的声音、店铺上排门的声音和人 们奔跑的声音,静默到五六分钟,飞机嗡嗡嗡的声音就来了,接着就是轰隆轰隆地连续的炸弹声。

静候上五分钟十分钟的时候,老百姓不必等警报解除的钟声再响,就会从防空壕疏散地走回来。被轰炸的次数愈多,逃飞机的经验也愈足,习以为常,就觉得敌机的施虐也并不足怕。

那一天中午,我们仍在紧急警报芫中继续吃我们的饭,谈我们的天。只是当炸弹连续在响 的中间,话听不清楚了,大家就只能停止说话。我们看见屋顶上震落了一串灰来,掉入了菜碗,一碗汤面起了细微圆致的波纹,几只碗因震动之故而互碰了几下。

那一天同我们吃饭的有一位是池峰城师长,也就是那位在台儿庄打胜仗的英雄。他的喉咙是哑的,原因是打仗时有一颗子弹伤了他的颈项,穿破了他的声带。他的长方形面孔,不短不长的结实的身体,和他的稳重安详的沙喉咙正能够相配,他在警报声里笑着谈着。

他所告诉我们的,就是台儿庄的一役。

台儿庄,本来是一个只有二三百人家的在陇海支线上的小镇。那一天,将近半夜的时候,池 师长底下的两位团长,因为士兵牺牲得太厉害,他们到师部来请教师长,但池师长是已经受了总指挥的命令的,他对团长说:“你们若在上峰没有退却命令之前而想退却的话,请先来把我杀 死! ”团长回去了,同时又下了一道紧急命令,招募军中敢死队。

应募的四十七位义士渡过运河,沿铁道线向西北迂回出发之后,东面的运河边上,忽然从寒 水里爬上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乡下的农妇。她的衣服被河水浸透了,但两眼炯炯,泪珠亦干了,包得紧紧的一张嘴,显示出了她必死的决心。当被带到师部的时候,她就连叫着说:“你们的炮 打得不准,你们的炮打得不准。”据她的报告,敌人已从东北面进到了庄的东头的泰山行宫东头庙里了,现在正在挖掘战壕。池师长令救护队把她送去了后方后,就依她的话,下令改短了大炮 的射程,果然爆炸声和火光将这农妇的报告证实了。

“这真是我们的圣女,大克了,我们要恭祝她的健康!”“还有那四十七位敢死的义士呢?”我们同志中间的一位盛成先生,就举起了他那只小小的高粱酒杯。

我干了一口高粱酒后,急切地想知道他们几位的命运。

“他们么?"池师长又张着沙喉说,“也完成了他们的任务。”

这四十七位义士,在麦田里绕道的中间,就解决了一小队敌人右翼的哨兵 敌人在黎明 之前,开始退却了,但是我们的四十七位义士,也牺牲了四十五位一还有两位负着重伤的义士, 于那一日午后在被担架抬回来的路上,忽而清醒了一下。他们问起了台儿庄有没有被克服;问 起了同道出发的其他的各位义士。得知实情后,他们先发出了一次胜利的欢呼,后来又忽而叫 出了一声痛楚,随后就默默地不响了。但等到渡过运河,将要把他们从担架转移上救伤列车的 时候,他们两个人各伸出了手,互相紧捏着,把身体向侧面空地里跳跃了下去。大家忙抢着仍复抬起了他们。其中的一位,在列车上就殉了义;还有一位,被列车送到了徐州战地医院后三日,也一道去了。本来常带笑容的池师长,讲到了最后,面部也显出了一种阴戚的表情,那一口沙喉咙,似也低灭了些。

正在大家沉默了一下的当中,忽而十字路口的那一座警报钟又响了起来;我们大家就从座位里跳了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句愤怒的咒词,并且大声地说:

“复仇!”

“复仇!”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描绘了紧急警报声、店铺上门声、人们奔跑声、飞机声、炸弹声等声音,通过这 些声音凸显出战争特有的气氛。

B. 对敌机的轰炸老百姓已习以为常,大家觉得不可怕,警报声没解除就回来,这体现了老 百姓的镇定,映衬出敌人的无能。

C. 文中对池峰城师长的直接描写虽然着笔不多,但其镇定自若、作战勇敢、一往无前的军 人气概等形象却跃然纸上。

D. 两句“复仇”使文章结尾简短有力,融入了作者的抗战意志和爱国激情,淋漓尽致地把对 侵略者的愤怒与仇恨表达出来了。

2. 文中多次提到的“警报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本文以池峰城师长的讲述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在警报声里·郁达夫》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①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战争背景,提供了事件进行的场景.烘托了紧张的气氛。②使大家对侵略者的凶残有切身的体会,也烘托出人们的镇定。③当最后听到警报声时,大家发出了复仇的吼声,深化了文章反侵略主题。   

3. ①池峰城师长是亲历者,通过池峰城师长讲述故事,还原人物和细节,真实地呈现抗战原貌,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通过池峰城师长讲述,串联起47位敢死队员以生命换取胜利的壮举和农村妇女冒死为军队送情报的感人行为,丰富了文章内容。③通过池峰城师长亲历者的身份热情讴歌反侵略的斗争精神.使得感情的发更强烈更有力,从而激发读者的抗日热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映衬出敌人的无能”分析错误,这主要体现了老百姓经过战争洗礼之后的镇定与无畏和对敌人的蔑视。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明确: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做答时考生要结合文章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本题中,“一阵紧急警报声过去了,街面上就传来了一阵人力跑车滚动的声音、店铺上排门的声音和人 们奔跑的声音,静默到五六分钟,飞机嗡嗡嗡的声音就来了,接着就是轰隆轰隆地连续的炸弹声”中的“警报声”,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战争背景,提供了事件进行的场景。烘托了紧张的气氛。“被轰炸的次数愈多,逃飞机的经验也愈足,习以为常,就觉得敌机的施虐也并不足怕”一句,体现了大家对侵略者的凶残有切身的体会,也烘托出人们的镇定。文章结尾“正在大家沉默了一下的当中,忽而十字路口的那一座警报钟又响了起来;我们大家就从座位里跳了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句愤怒的咒词,并且大声地说:‘复仇!’‘复仇!’”一句,深化了文章反侵略主题。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抓住叙事线索、叙事方法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进行作答。本题中,从“那一天同我们吃饭的有一位是池峰城师长,也就是那位在台儿庄打胜仗的英雄”可见,池峰城师长是亲历者这样使得文章具有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池峰城师长讲述“应募的四十七位义士渡过运河,沿铁道线向西北迂回出发之后,东面的运河边上,忽然从寒 水里爬上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乡下的农妇”,使听者眼前再现了原场景,丰富了文章内容。文章结尾“正在大家沉默了一下的当中,忽而十字路口的那一座警报钟又响了起来;我们大家就从座位里跳了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句愤怒的咒词,并且大声地说:‘复仇!’‘复仇!’”一句,深化了文章反侵略主题,通过池峰城师长亲历者的身份,激发了读者的抗日热情。

录入时间:2021-02-27 1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