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草原上的马鞍·艾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草原上的马鞍

艾平

呼伦贝尔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一直坐在那个黢黑发亮的砧子跟前,“咔——咔——咔——”地打錾鞍具,金银铜铁,在他的凿子下熠熠闪光,慢慢绽放出海棠卷草和吉祥八宝的图案。当暴风雪肆虐的夜晚,这声音汇入骏马的嘶鸣;当第一棵灰绿色的牧草钻出地面,这声音追赶着激荡的春雷。我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錾入了沧桑的岁月里。

五十年前,我哥哥巴特尔虽然还是个年轻人,但他那驯马的本领,已经像一首诗那样传遍了草原。他牧放的马,跑起来比苍鹰飞得快;他调教的马,懂得岔开四条腿,用身子给主人挡风雨;他饲养的马,蹄子就像成吉思汗拋出的石块,踢死过一头凶猛的狼王。好马需要好鞍,我哥哥也是一样。

有一次,我哥哥巴特尔的马蹄踏过幽幽的山谷,一副隐于枯草中的旧鞍鞯,显现在他的眼前。这片草原历史上是鲜卑先祖迁徙的驿站,是成吉思汗子孙征战的沙场,也是蒙古人百代千年的游牧地,不知道掩埋着多少英雄的诗篇。岁月像鸿雁那样飞远了,天上没有痕迹;骏马的躯体慢慢融化成泥土,大地保留着这静默的马鞍。哥哥慢慢拿起那架鞍子,鞍桥、鞍座和残存的鞘皮,瞬间噗簌簌地散落成粉末,他手里剩下的,只有几根景泰蓝,那原本是鞍子的镶边,此刻,筋骨一般勾勒出鞍子的轮廓。虽然是风雨剥蚀,那景泰蓝锈而不腐,上面古老的缠枝花叶竟栩栩如生,可谓鬼斧神工。

不知问了多少人,我哥哥才知道在草原的更深处,有一位叫达拉嘎的老人能修复古老的马鞍。当他把马鞍的骨架放到老人面前时,老人跪倒在地,浊泪纵横,唱起了古老的蒙古史诗。

半年后,当达拉嘠把修复好的马鞍拿到我哥哥巴特尔面前的时候,我哥哥感到眼前陡然一亮,心里热血沸腾,一种纵马飞驰的冲动几乎不可遏止。谁的双手如此神奇、神妙?这架镶嵌着老景泰蓝的新鞍子,黑桦木的鞍座,湘竹的鞍桥,配以月光般的银饰,翡翠色的玛瑙石片,捧起来轻盈玲珑,放下去敦厚结实。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个鞍子鞴在自己的铁青马马背上,伸出一个拳头,探探马背和鞍座之间的距离,也是恰到好处。他不由飞身上马,如一面旌旗猎猎展开,驰骋向远。这个马背上长大的少年,明白了自己满心的喜悦来自骏马的敏悟,而那非凡的骏马,靠的是一副贴心的鞍子。鞍子是草原人的心。哥哥被这个马鞍折服了,也被这门手艺折服了。于是,他拜达拉嘎为师,造起了鞍具。

我哥哥巴特尔终日坐在师傅留下的砧子跟前,打錾紫铜和白钢,琢磨玉石,修整鞍具的木构件,很久才会抬起头来,轻轻抿一口奶茶,复又埋头于手里的活计。我哥哥学徒的第一课,是使用斧子和凿子,练习斧凿马鞍的木头底座。这个惯于在草原上四处飞跑的年轻人,完全不适应如此单调乏味的营生,他玩心太盛,不时走神,每每戳伤了手,然后就开始大呼小叫。每当这时,师傅就会让他过来陪自己坐着,望着呼伦贝尔远处的山包,一言不发。后来,我哥哥终于完成了基本功训练,把斧子和凿子变成了无所不能的魔术棒,掌握了金、银、铜、铁、木、皮、竹、漆全套手艺。

他们师徒最喜欢做的事,依然是静静地望着草原远处的山包。几年后,师傅去世了。我哥哥巴特尔就这样成了师傅的继承人。

记不得那是哪一年,草原上改变了游牧的传统,家家圈在包产到户的小草场里放牧,远方和天边的概念消失了,摩托车的轮子替代了骏马的四蹄。由于生意清淡,鞍具社倒闭,师傅的徒弟们也散了。只有我哥哥巴特尔,还在做鞍子。他每天用狼油揩拭师傅传给他的铁砧子,揩着揣着就回到了以往的日子里,嫂子不喊他,他就忘记了吃饭的事儿。他卖掉了家里的羊群,去买制作鞍具的原材料;他让嫂子辞了工作,帮他绣鞘皮的花纹。有人说,这个老头儿吃了醉马草,醒不过来了。我的哥哥巴特尔,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做他的鞍子。他做的鞍子摆满了一屋地,一架比一架更带劲儿,既有来自师傅的神韵,又添以时尚的华彩。虽然那些赞叹我哥哥巴特尔手艺的人没有减少,却没有谁愿意买走他做的马鞍;虽然女儿结婚时家里的存折上仅仅剩下五十元钱,我哥哥巴特尔一点儿都不慌乱,他相信只要草原和天空不分离,蒙古人还在马背上,长调和史诗就还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自己做的鞍子就会有人要。

只有一件事儿,让我哥哥巴特尔惦记很久了。终于有一天,他雇来汽车,把一架架漂亮的鞍子往一个个学校送。他说老师们,你们让咱们的孩子看看鞍子,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学校的老师很感动,连连说传承民族文化是必须的。我哥哥巴特尔把这事儿办妥了,便心满意足地回了家。他做的鞍子放在学校的陈列室里,上面小心翼翼地覆盖着塑料布,有人按时去擦塑料布上的灰尘,却没有人触动那鞍子。我哥哥巴特尔没有看到这一幕,他坐在铁砧子跟前等待着,他觉得学校应该请他去给孩子们讲一讲马鞍的故事……

到底是大自然唤醒了草原上的畜牧业,牧民之家纷纷剪断了阻挡马蹄的铁丝网,开始互助游牧。辽阔的草原回来了,无垠的大地回来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飞奔的心!马群如云从天而落,牧马人的唿哨随夙传送,四面八方的客人相约草原,马鞍不仅恢复了它的实用功能,还作为一种光荣的象征,矗立在每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一代鞍具大师我哥哥巴特尔,他忙极了,每天都有人眼盯着他手里的凿子和身前的铁砧子,渴盼着脱颖而出的新鞍子。有人一掷万金,有人开来宝马豪车,只为获得一副大师的杰作。

我哥哥巴特尔,草原上的一代鞍具大师,他无动于衷,不言不语,脸上的微笑像湖水一般宁静,将手中的凿子徐徐举起,徐徐放下,在他面前,呼伦贝尔大草原,微风吹过,像一匹青骢宝马正在慢幔苏醒,而远处那一座山包,两头微微翘起,中间凹陷,稳稳地架在草原之上……

(原文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 文中的“马鞍”贯穿全文,把草原独特的风俗文化和哥哥巴特尔的故事有机串连,是全文的线索。

B. 哥哥巴特尔的一生有几次转折,在山谷发现马鞍是一次,见到达拉嘎修复的马鞍是另一次,随后与师傅学艺,使他得到了重新的塑造。

C. 文中用“我哥哥”的称呼,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也时时流露出“我”对哥哥的赞美,渴望加入哥哥的事业中去。

D. 文中提到哥哥送给学校的马鞍,“有人按时去擦塑料布上的灰尘”,这一处细节描写表明草原人对马鞍的无比热爱。

E. 作者在记叙哥哥巴特尔的一生时,也反映了草原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希望。

2. 文中的达拉嘎师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巴特尔有什么影响。

3. 当草原改变传统,人们不再需要马鞍时,哥哥巴特尔为什么仍然“觉得学校应该请他去给孩子们讲一讲马鞍的故事”?

4. 赏析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

5. 文章标题中的“马鞍”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草原上的马鞍·艾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D   

2. (1) 达拉嘎师傅:热爱马鞍和蒙古文化、沉默寡言、心思缜密、教徒有方、技术高超、无私授艺;(2)达拉嘎师傅是巴特尔手艺的传授者、思想的引导者,侧面交代了巴特尔手艺、精神的原因,暗暗展现蒙古文化的传承。   

3. 哥哥认为马鞍是蒙古族人的精神象征(蒙古人就应该在马背上,文化应该在蒙古人的血液里),这种文化需要传承,需要被孩子知道,所以要去讲马鞍的故事,表现了哥哥巴特尔对民族文化、马鞍的热爱。   

4. 用外貌、动作描写和比喻手法,写哥哥的沉稳和宁静,展示哥哥巴特尔对蒙古文化和马鞍的传承。呼伦贝尔大草原“像一匹青骢宝马正在慢幔苏醒”和山包“稳稳地架在草原之上”,比喻和景物描写,以景结情,表现哥哥巴特尔对马鞍的坚持使蒙古族文化复苏并稳稳地传承,耐人寻味。   

5. 马鞍是蒙古辉煌历史和昂扬精神的体现;马鞍是一代手工艺人的技术和专注品格的体现;马鞍是蒙古传统文化的符号和体现。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审准题干,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内容、手法、主题、效果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答案。

C项,“渴望加入哥哥的事业中去”,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D项,“表明草原人对马鞍的无比热爱”错误,依据第九段“却没有人触动那鞍子”可知,擦灰尘只是例行公事,但是并不热爱马鞍。

故选C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特点和作用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文本的关键。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作者常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来正面描写人物,也会用景物烘托、他人烘托及评价等侧面描写人物。同时注意思考人物之间的衬托作用。

达拉嘎师傅的特点,考生可以从第四段“老人跪倒在地,浊泪纵横,唱起了古老的蒙古史诗”可看出热爱传统文化和马鞍;依据第六段,每当巴特尔玩心太盛或大呼小叫时,“师傅就会让他过来陪自己坐着,望着呼伦贝尔远处的山包,一言不发”,可看出沉默寡言、心思缜密、教徒有方的特点;精益求精;依据“我哥哥终于完成了基本功训练……掌握了金、银、铜、铁、木、皮、竹、漆全套手艺”可侧面看出,达拉嘎师傅技术高超、无私授艺。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鉴赏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可从内容上理解原文意思,联系上下文语境,适度考虑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等,思考关键词句的深层内涵和情感。

依据段中“你们让咱们的孩子看看鞍子,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学校的老师……连连说传承民族文化是必须的”可知,哥哥巴特尔觉得马鞍是蒙古族人历史和精神的承载者,孩子们应该马鞍的故事和蒙古族的精神,表现了哥哥巴特尔对马鞍和民族文化的热爱。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重要句子的丰富内涵和艺术妙处的能力。考生可从内容和语言魅力两方面去分析。内容上思考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和特点;语言魅力上思考艺术手法、语言风格、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考生要抓住“脸上的微笑像湖水一般宁静,将手中的凿子徐徐举起,徐徐放下”这样的神态、动作描写,还有比喻手法,分析哥哥巴特尔一代鞍具大师对马鞍和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呼伦贝尔大草原“像一匹青骢宝马正在慢幔苏醒”,比喻,赋予呼伦贝尔草原以活力,写出马鞍所代表的蒙古精神又在大地上复活起来,表现了对蒙古文化得以传承的喜悦之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标题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往往先分析标题表层义,写了什么人物、时间、地点、环境,然后思考题中有没有含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的词语,分析其内涵,最后从标题的艺术手法、语言效果、思想情感上思考作用。

依据第三段,哥哥巴特尔在山谷发现枯草中的旧鞍鞯,“这片草原历史上……成吉思汗子孙征战的沙场,也是蒙古人百代千年的游牧地,不知道掩埋着多少英雄的诗篇”可见,马鞍是蒙古辉煌历史和昂扬征战精神的体现;

依据第一段“哥哥巴特尔把一生的梦想,錾入了沧桑的岁月里”、第五段“鞍子是草原人的心。哥哥被这个马鞍折服了,也被这门手艺折服了”、第七段“我哥哥巴特尔就这样成了师傅的继承人”可知,马鞍是一代手工艺人的技术、梦想和传承精神的体现;

依据第五段“鞍子是草原人的心”、第九段“你们让咱们的孩子看看鞍子,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第十段“马鞍不仅恢复了它的实用功能,还作为一种光荣的象征,矗立在每一个有蒙古包的地方”可知,马鞍是蒙古传统文化的符号的体现。

【点睛】探究标题的含义意蕴就是要思考以下三方面:①标题的具体意思,即表层义;②与主题相关的指代义、引申义、象征意义等,是否一语双关或有多种意蕴;③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等作用。

录入时间:2021-03-03 09: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