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民间文化与新时期文学创作·惠雁冰、左雨浓》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期文学一直与民间文化交织复现,并通过多样化的路径与呈现方式对其进行反映。因此,借由民间文化的理论视野来考察新时期以来的作家创作,是我们认识新时期文学思潮变迁与创作资源重组的一个特殊切入点。

民间文化介入新时期文学的主要路径,其一是作为艺术审美领域的文化符号,其二是作为精神文化范畴的原型母题。在新时期文学作品中,象征作家精神文化记忆的文化符号和审美意象,多以环境气候、社会风俗、地方语言、象征器物、民间传说、传统文艺样式等形式存在于作品中。如陈忠实《白鹿原》中的厚重土地,路遥作品中的黄土颂歌,贾平凹笔下灵秀的陕南风光,均对秦地独特的自然生态文明着墨不少。他们所描画的地理文化环境,凝结成表征陕西的地域文化符号。

作为精神文化范畴的原型母题,是民间文化介入新时期文学的另一种路径。这种深藏于人类文明史源头的原型母题,常以宗教崇拜与母性崇拜两个层面呈现出来。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则通过藏族土司、继承者、汉族妻子、贫民奴隶等一系列人物,体现宗教文化对民族心理构成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影响。铁凝的作品《麦秸垛》中仁义、包容、宽厚的大芝娘,以原始的母性光芒辐射开来,具有人类起源之母的原始神话意味。

民间文化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存在方式,可以从文化资源、文化空间与文化因子三个层面进行观照。作为文化资源的“民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土作家笔下,常被用来阐发他们对现代社会文明与生态意识的批判性思考。如周大新的长篇小说《湖光山色》,讲述了现代社会文明辐射乡村之后,民间文化与城市物质观念之间的“交换”与搏斗。在这场文化交换中,生态环境作为代价被支付,历史文化古迹也在现代文明的“入侵”之下走向颓败。在与现代社会的较量中,“民间”常被视作人类精神园地的最后净土。

作为空间场景,民间文化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大致存在着以下三种表现方式。其一,作家对乡村民间与城市民间的真实还原;其二,关注乡村民间与城市民间交叉地带的冲突;其三,象征作家的精神家园。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时期作家中出现了一支书写城市民间的创作队伍,他们均致力于再现早期城市民间中底层人民的生活情状,池莉等人的写实小说即为例证。而史铁生的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则将乡村生活的日常美学与地域风光的自然审美相结合,点染出清平湾这一原始素朴的理想原乡。

作为文化因子,民间文化深存于民族文化品格之中,主要以儒家文化中的“仁”“义”观、济世精神、耕读情结等传统文化价值为中心。在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中,为官一生的向喜,为追求理想人格而退居乡间故土,以化粪场为命运归宿,显示出儒家文化传统中济世精神向耕读情结的转化。

建基于民间文化土壤的新时期文学创作,绕开了传统的“脸谱化”书写,是审视世界、思考人性的重要收获。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种书写的局限性。其一,民间文化精神的包容性与开阔性,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消解道德文化体系的“是”“非”判断。其二,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的新时期文学,在走向开源的收获与成就中,出现了过度倚重民俗与地域文化、堆砌拼贴民间文献等程式化问题,从而削弱其现实性与思想性。事实上,在文学作品中,民间文化资源应该首先被表现为一种气息与精神,而不是用以点缀的佐料。在更为开放的场域中呈现民间文化资源,使各种正面的、积极的文化力量共存共生,才是民间文化在当代文学中较为合理、健康的存在方式。

(摘编自惠雁冰、左雨浓《民间文化与新时期文学创作》)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精神文化范畴的原型母题,民间文化主要从宗教崇拜与母性崇拜介入新时期文学。

B. 民间文化在新时期文学中作为空间场景的存在方式,没有关注到乡村民间与城市民间交叉地带的冲突。

C. 铁凝的小说《笨花》是民间文化作为文化因子存在于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典范之作。

D. 将民间文化资源作为创作的主要资源是民间文化在当代文学中合理、健康的存在方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民间文化介人新时期文学的路径和存在方式两个方面来论述,层次分明。

B. 文章以陈忠实的《白鹿原》为例来论证民间文化常作为审美文化符号介入新时期文学。

C. 文章论证民间文化作为空间场景三种表现方式时,将池莉与史铁生的作品进行了对比。

D. 文章结尾论述了建基于民间文化土壤的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优势与弱点,具有辩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间文化存在于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因此通过民间文化的理论视野就可以把握住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思潮变迁。

B. 在新时期文学作品中,社会风俗、地方语言、民间传说等民间文化常常作为文化符号和审美意象介入到作家的创作中。

C. 民间文化精神的包容性与开阔性容易消解道德文化体系的“是”“非”判断,给新时期文学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D. 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现实性与思想性,会因过度倚重民俗与地域文化、堆砌拼贴民间文献等程式化问题而受到削弱。

下载Word版试题
《民间文化与新时期文学创作·惠雁冰、左雨浓》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A项,正确。

B项,曲解文意,“没有关注到乡村民间与城市民间交叉地带的冲突”说法不当,依据文中第五段“文中作为空间场景,民间文化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大致存在着以下三种表现方式。其一……其二,关注乡村民间与城市民间交叉地带的冲突;” 可见“关注乡村民间与城市民间交叉地带的冲突”就是民间文化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之一,而“如80年代期……”中“如”说明只是举例中没有列举关注到乡村民间与城市民间交叉地带的冲突的例子,并不能得出民间文化“没有关注到乡村民间与城市民间交叉地带的冲突”的结论。

C项,于文无据,选项中说“铁凝的小说《笨花》是典范之作”,依据原文第六段“作为文化因子,民间文化深存于民族文化品格之中……在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中……显示出儒家文化传统中济世精神向耕读情结的转化。”只是说铁凝的小说《笨花》向喜这一人物形象上有民间文化因子的存在,没有信息显示《笨花》是典范之作。

D项,曲解文意,“民间文化资源作为创作的主要资源是民间文化在当代文学中合理、健康的存在方式”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最后一段“民间文化资源……不是用以点缀的佐料。在更为开放的场域中呈现民间文化资源,使各种正面的、积极的文化力量共存共生,才是民间文化在当代文学中较为合理、健康的存在方式。”可知,民间文化在当代文学中合理、健康的存在方式是“在更为开放的场域中呈现民间文化资源,使各种正面的、积极的文化力量共存共生,”而不仅仅是不做点缀的佐料而作为创作的主要资源。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C项,“将池莉与史铁生的作品进行了对比”说法错误,文中只是分别举例来论证民间文化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大致存在着不同表现方式,并没有进行对比。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A项,说法绝对,“通过民间文化的理论视野就可以把握住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思潮变迁”表述绝对化,依据原文第一段“借由民间文化的理论视野来考察新时期以来的作家创作,是我们认识新时期文学思潮变迁与创作资源重组的一个特殊切入点。”可知,民间文化的理论视野只是一个特殊的切入点。

故选A。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录入时间:2021-02-02 11: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