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日本林业经营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刘春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49年前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华北约5%,东北约45%,华东约26~55%,中南约17%,西南约12~25%,西北约2%。其后,出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木材生产作为林业部门的核心工作。从1957年到1960年,国营林场从419处增加到1960处,森林被大量砍伐。除木材生产之外,大炼钢铁及开荒种田,也曾大规模砍伐森林。截止1976年,西南地区的嘉陵江、沱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28%减少到3~5%;河南省东部防护林被破坏80%;甘肃省的防护林被砍掉22.4万亩;全国森林覆盖率减少至12.7%。

(摘编自《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年)

材料二:

1979年,农业专家刘遒维提交了名为《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的文章。他认为,如果再不积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将会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随后,中国爆发了一场以“森林作用”为主题的大讨论。

1984年,中国开始实施《森林法》,试图将林业工作的重点逐步转为植树造林、扩大绿化,但落实到具体操作,这场转型极为困难。当年全国森林工业总投资259亿元,营林业投资仅36.3亿元。对林业部门的投资,仍然呈现三七开(营林三,森林工业七)的畸形格局。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封山植树,退耕还林”政策开始被大力推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工程也相继出台,规划范围覆盖了全国97%以上的县。2003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希望在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2020年达到23%以上,2050年达到26%以上。谷歌“全球森林监察”显示,该决定的短期目标,已基本实现。

(摘编自李成刚《1979,中国第一次生态意识大普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年)

材料三:

(摘编自张建龙《现代林业统计评价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年)

材料四:

日本在1897年就颁布了《森林法》,但未能有效保护森林。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其森林砍伐量骤升,凡运输便利地区的森林,几乎都被砍伐一光。二战结束后,日本森林恢复政策再度启动。1946年,日本颁布《森林资源造成法》,该法效果一般,于1948年终止。1950年,政府又颁布《造林临时措施法》,强制林地所有者植树造林。此外,日本自50年代起,由政府出资,在重要河流水源附近购买林地,大规模兴建保护林,涵养水土。

自1960年代开始,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木材。大规模的木材进口,使日本森林的轮伐期(指两次砍伐同一片森林的间隔期),得以延长至60~100年。因砍伐量小,林业在日本经济产业中所占比例极小,2014年仅占GDP的0.1%。2014年,日本全国使用的木材中只有1900万立方米是本国生产,约70%依靠进口。

在日本,约92万户家庭有1公顷以上的森林财产。为鼓励私人种树,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依照法律给予经营者林业补助金或林业专用资金贷款(无息或低息),用于植树造林或修建林道等;从事林业者,还能获得15个相关税种的减免,如森林财产继承税只有1.8%。

据日本官方统计,1995年,其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7%。而在谷歌全球森林监察系统中,截至2015年,日本覆盖率高达72%

(摘编自刘春发《日本林业经营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林业经济》2015年第5期)

1.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1990年到1995年中,国内木材产量在1993和1994年达到最高值,随后产量有所下降;但国内木材需求量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B. 1995年全国造林面积中,成林又成材的面积占总造林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不成活面积和成活面积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

C. 1995年国内木材缺口高达3000万立方米,可见当年木材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通过增加国内产量来缓解供需矛盾有一定的困难。

D. 从1995年全国造林面积和成活面积的统计来看,只有提高造林成活率,才能提高木材产量,进而有效缓解国内木材的供需矛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1949年前后,除华北和西北地区外,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整体较高;其后,西南、河南和甘肃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造成全国森林覆盖率减少至12.7%。

B. 1979年之前,生态意识在国内还未普及;农业专家刘遒维撰文指出长江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危机,随后,中国爆发了关于“森林作用”的讨论。

C. 我国《森林法》实施之初,试图转移林业工作重点但效果欠佳;后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森林覆盖率有所提升,目前处于19%~23%之间。

D. 历史上,日本和我国都出现过因经济发展需要而滥伐森林的情况,日本着手森林恢复的时间要早于我国,但也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基本取得成效。

3.日本的林业经营现状对我国的森林保护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日本林业经营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刘春发》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B   

3.①进一步完善森林保护相关立法,认真落实已有法律法规;②增加木材进口量,降低林业在经济产业中所占的比例;③政府通过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种树造林;④政府出资,购买林地,兴建保护林,涵养水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应迅速浏览,看明白图表的内容,其次找到对应的对比点,最后做出分析判断。

D项,“只有提高造林成活率”是错误的。由材料三图2可知,木材产量不仅包括成活率,而且成活的森林中包括成活不成才的、成才不成林的和成林又成才的,木材产量指的是成林有成才的,所以仅仅提高造林成活率是不行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明确具体的考核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A项,“西南、河南和甘肃的森林被大量砍伐”是错误的。由原文“1976年,西南地区的嘉陵江、沱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28%减少到3~5%”可知,西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减少并不一定是因为森林被大量砍伐。

C项,“目前处于19%~23%之间”是错误的。由原文“2020年达到23%以上”可知,目前应处于23%以上。

D项,“日本和我国都出现过因经济发展需要而滥伐森林的情况”是错误的。由原文“,出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木材生产作为林业部门的核心工作”“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其森林砍伐量骤升,凡运输便利地区的森林,几乎都被砍伐一光”可知,我国是处于经济发展需要而滥伐森林,但日本滥伐森林的原因文章并没有交代。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由原文“日本在1897年就颁布了《森林法》,但未能有效保护森林。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其森林砍伐量骤升,凡运输便利地区的森林,几乎都被砍伐一光。二战结束后,日本森林恢复政策再度启动。1946年,日本颁布《森林资源造成法》,该法效果一般,于1948年终止。1950年,政府又颁布《造林临时措施法》,强制林地所有者植树造林”可知,保护森林要进一步完善森林保护相关立法,认真落实已有法律法规。由原文“自1960年代开始,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木材。大规模的木材进口,使日本森林的轮伐期(指两次砍伐同一片森林的间隔期),得以延长至60~100年。因砍伐量小,林业在日本经济产业中所占比例极小”可知,保护森林要增加木材进口量,降低林业在经济产业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文“日本自50年代起,由政府出资,在重要河流水源附近购买林地,大规模兴建保护林,涵养水土”可知,保护森林要政府出资,购买林地,兴建保护林,涵养水土。

录入时间:2021-02-02 11: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