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因此,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就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

②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1993年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说时提出:“了解别人并非意味着去证明他们和我们相似,而是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与我们的不同。”他强调他的北京之行,不是像马可·波罗那样,要在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而是要来了解中国的龙。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正好相通。

③今天,文化互通共存已成为21世纪的主旋律。这首先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造就了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原殖民地国家取得了独立地位后,面临着从各方面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任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例如二战以来,马来西亚为强调其民族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等等。这说明当今文化并未因世界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而趋同,恰恰相反,经济全球化和反殖民主义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

④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逻辑学范式用浓缩的方法将具体内容抽空,概括为简约的共同形式,最后归结为形而上的某种绝对原则。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世界上存在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感受着痛苦和愉悦的个体,这些个体周围的一切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心情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现象学研究的是一个不断因个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它叙述的是一个可信赖的主体如何去认识一个相对确定的客体,从而将它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现象学范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

⑤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能使物“丰长”的“和”,首先是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统一思想,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然后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可见,对话的目的不是融为一体,而是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也就是协调各种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⑥在人类寻求差别共存、互相尊重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必然大放异彩。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热爱,对他人文化的同情了解。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并弘扬自我。

(摘编自《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原殖民地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彰显和“统一中心论”的解体,标志着文化互通共存遇到了阻碍。

B. 在现象学视野下,每种文化都是具体的、变动的、开放的,不能用抽象形式和绝对原则加以概括。

C. 逻辑学范式认为主体去认识的客体是相对确定的,而现象学范式强调主客体双方会随认知而变化。

D. “生成性对话”的目的不是无差别相融,而是对话者们一起用扬长避短的方式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恩贝托·埃科演讲中的话,表明了他的观点与我国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谋而合。

B. 文章第④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述现象学范式具有合理性并对文化互通共存起到理论支撑作用。

C. 文章从社会发展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

D. 文章第⑤段阐述的“生成性对话”的特点,是进一步论述“主体性”的内涵及其成因的前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无差别事物简单叠加,不是真正的发展和创新,可见“和六律”“和五味”才是和谐融合之道。

B. 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味着他想要在中国寻找到跟西方文化相似的东西。

C. 在文化互通共存和“生成性对话”的过程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必然历久弥新,影响深远。

D. 了知自身文化的“特点”,以他者视角观察并尊重其他文化的“不同”,才可能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下载Word版试题
《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审读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遇到了阻碍”错误,原文第③段是说全新的国际社会环境为文化多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见“遇到阻碍”一说错误。B项,“在现象学视野下,每种文化都……不能用抽象形式和绝对原则加以概括”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原文第④段说“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不能表明现象学范式不能用“抽象形式”进行概括。D项,“而是对话者们一起用扬长避短的方式”错误,选项对应第⑤段,“扬长避短”错误,从文中来看,应该是“取长补短”的方式,“扬长”是目的而非方式。C项,从第④段“过去……它叙述的是一个可信赖的主体如何去认识一个相对确定的客体……现象学范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可知,选项概括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本题中,D项,“进一步论述‘主体性’的内涵及其成因的前提”中“成因”一说错误,该信息于原文无据,根据第⑤段,“这种对话……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主体性”阐述了“生成性对话”的特点,然后引出对“主体性”内涵的阐释——“所谓主体性……”,所以,对“生成性对话”特点的阐述只是进一步论述“主体性”内涵的前提。A项,对应第②段末句。B项,对应第④段,逻辑学范式重在概括共性和归纳绝对原则,而现象学范式强调对象的具体性、变动性,尊重差别,可知更为合理,“应用到文化上”,则有力推动了对文化差别共存的研究,从理论上支撑了“文化互通共存”的主旋律。C项,对应第③段一、二句和第④段第一句。这三项都正确,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中,A项,“将无差别事物简单叠加,不是真正的发展和创新,可见‘和六律’‘和五味’才是和谐融合之道”错误,选项曲解文意,第一段说的是“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都是同一个味道饭菜就不好吃。因此,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就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选项错误有二,首先文中说的是“一样的东西”,选项变成“无差别事物”,偷换概念;然后文中说“……和六律……和五味……因此,把一样的东西简单加在一起,就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创新”,选项将二者的因果关系颠倒了,属于错置因果。B项,对应第②段;C项,对应③④⑤⑥段;D项,对应④⑤段。这三项正确。故选A。

【点睛】判断选项信息是否符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录入时间:2021-03-07 09: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