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化学教材同步苏教版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苏教2003课标版《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优质课教案下载

该平衡球装置是否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有哪些标志?

到达平衡状态时,各组分浓度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

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

兴趣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人对某一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力,这种好奇心和吸引力往往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化学平衡常数这节的学习相对比较抽象,学生通过对反应限度的学习已经初步有了平衡的思想,但还不不能够从定量层面去认识,而本节课的学习正是在已经知识之上对化学反应限度进行定量描述并深度探讨,因此能否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显得尤为重要,将生硬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肉眼观察并且触碰得到的实体是建立起学生兴趣的关键。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大部分宏观现象必须借助于微观表征或模型,而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或模型的建构又来源于宏观现象,故让学生从能够轻松接受的的宏观现象走近微观世界,是本节课开始的最佳选择;“化学平衡”理论体系是中学化学三大基础理论之一,更是中学化学中的核心概念,能否将学生引进门对于其后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构至关重要。宏微结合是指将微观与宏观相联系的思维方法,是从分子、原子层次对物质结构、性质、能量变化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既是化学学科的重要观念,也是化学问题解决的独特视角,宏微结合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知识网络体系的建构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环节2 寻找规律

数据展示---配套苏教版教材2-6、2-7、2-8表格

表2-6 NO2(g)-N2O4(g)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25℃)

表2-7下表为25℃,卤化氢生成反应的平衡常数

表2-8 N2(g)+3H2 (g)    2NH3 (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25℃)

思考 1.从表2-6、2-7、2-8数据的处理过程与结果中有什么规律可循?

如何用语言将规律表达清楚?

其中发现的规律能否普适化?还缺乏哪些证据来支撑?

平衡常数的特殊性?浓度商在反应开始直至到达平衡时的变化?

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

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两类问题我一直思考着,一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是教材的艺术处理。中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是相对较弱的,这与他们年龄的增长并未呈正相关,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实际动手经验,加上信息化社会电子产品的引入,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惰性,如果说数学是科学研究领域的国王,那么计算则是数学王国的皇后,且数与计算也是学生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位学子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能力的弱化,必然会引起“多骨诺效应”,影响到学生后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化学教学中的计算要不要刻意创造情境,又该如何使用情境,值得我们理性思考。

在日常教学中,脱离教本进行教学的现象早已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不善于沉心静气研究教材,浅层次的阅读教材便会误以为教材简单不足以应付各种大考小考,偶有教师认为必须讲些课本没有的方能体现自己水平,实则满足虚荣心。所以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教材与课程的关系,便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的重要话题。教材作为课程物化的构成部分,体现着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内容,指导着教学,同时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顺序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也是课程创新的动态过程的物化构成。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不仅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而且还是课程开发者与教学设计者。在课堂情境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教师在“创作”课程事件或“创生”课程的过程,而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并积极参与到课程创新过程的时候,实际上也在创作课程本身。

两个问题剖析透彻后,我决定以课程为载体,利用学生对三张表格深度处理,让学生自行发现他们计算的弱项,以及计算给他们带来的对于数据规律探寻的影响,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已然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来探寻规律了,而前人对于规律的发现完全是从无到有,历经艰辛,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应该对前人报以敬畏的心态,同时也让自己的知识体系与课本紧密相连。

环节3 深度走近

平衡常数发现史简介:1835年,毕奥认为若要测定化学反应进度可以根据旋光法;1850年,路德维希.威廉米第一次对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进行了研究;1862年,贝特罗和圣吉尔在探究酯化反应后提出,酯的生成量与反应物的质量之积成正比,与引起反应发生的溶液体积成反比;1862-1864年间,挪威数学家卡托.马克西米林.古德贝格和化学家彼得.瓦格受动态平衡观念的影响,进一步确立了质量作用定律的数学形式和物理化学意义;1867年,古德贝格和瓦格发表《化学亲和力研究》一书,至此导出了化学平衡常数

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归纳整理平衡常数的定义,表达式的书写,单位的确定,注意事项

思考:1.平衡常数表达式在书写过程中是否包含化学反应里所有的物质?

2.平衡常数与计量数的关系?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