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数学教材同步北京版二年级上册6-9的乘法口诀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北京2011课标版《6-9的乘法口诀》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京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 单元《倍的认识》

“倍”是小学数学里一个重要概念,它的产生源于比较,在小学阶段,最初对于两个数量的比较通过比多、比少来实现的,接着对于两个数的比较又可以通过倍实现,之后,还可以通过分数来表示两个数量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到了六年级,则出现了用比来表示两个数量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比较,从“比多少”这种绝对数量的比较到“倍的认识”这种相对数量的比较是学生对比较关系的认识的一个飞跃,因为虽然他们都是通过一个量去说明另一个量,但他们关注的点不同,比多少关注的是多出的部分,是直接看的见的,而“倍”关注的是多倍量中有几个一倍量,这需要分析、圈画之后才能发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理解的概念,倍与分数、比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对于倍的理解是后面继续从两个量的关系的角度学习分数、比的基础。

倍的学习是建立在乘法意义的基础之上的,要比较的两个量,一个为标准量,那么另一个量里面有几个标准量,这个量就是标准量的几倍。教材编排是借助实物图,帮助学生在比一比、数一数、圈一圈等活动中,认识倍,意在让学生借助形凸显隐性的数的关系。看来,数形结合的直观体验对于学生理解“倍”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对二年级一个班的48名学生进行了课前调研:

调研题目:

1.桃子和苹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圈一圈,画一画)

2.你知道倍是什么意思吗?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调研结果:

第一题:68.8%人只从比多少的角度发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苹果比桃多3个,或者桃比苹果少3个,还有6.3%学生关注到苹果多出来的部分和桃子同样多。有25%学生能够从“倍”的角度解读苹果和桃子之间的关系,其中10.4%学生能够正确表述苹果是桃子的2倍,6.3%学生能够说出苹果比桃多1倍或是桃比苹果少1倍。还有8.3%学生对倍的认识存在偏差,4.2%学生认为苹果是桃的1倍,2.1%学生认为桃是苹果的2倍,2.1%学生认为桃是苹果的3倍。

第二题:有58.3%的学生不知道倍的意思,29.2%的学生表示知道倍,但是解释不清倍的含义,12.5%的学生能够结合具体实例正确解释倍的含义,其中有6.3%的学生能够将“倍”初步与“几个几”建立联系。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加法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建构比较深入,对于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多数学生还是停留在比多少的层面,对“倍概念”没有认知。只有少数学生知道两个数量之间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倍比关系,但是他们对倍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比如弄不清谁是标准量,认为倍是多出的标准量的个数等等,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倍”的真正含义有所认识。

我的思考:从绝对数量的比较到相对数量的比较,对于学生来说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如何帮助学生实现由关注多出部分数量的加法认知结构过渡到站在整体的视角看待两个数量之间相对的关系,关注到比较量中有几个标准量的乘法认知结构,从而建构起“倍”概念呢?

1.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是比多少,如果巧妙地利用原有认知经验,不仅能够引出新知“倍”,还能将已有经验与新知建立起联系,站在整体的视角看待比较的这两种情况,沟通他们之间的关系,促进对新知的理解,不失为一举两得之举。

2. 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具体直观材料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学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例以及直观材料,让学生充分借助直观体验来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建构“倍”概念。

3.倍是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相对”,加强对比,在变与不变中,抓住“倍”的本质,建构基本模型,深化认识与理解。

教学方式:观察对比、自主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1.情境引入,观察对比,引出新知。

2.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建构倍概念基本模型。

3.加强对比,在变与不变中,深化对“倍”的认识与理解。

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花图片

教学目标1.在圈一圈、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数形结合,理解“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概念。

2.在变与不变中,感受“倍”的本质,深化对“倍”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渗透函数思想。

3.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