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数学教材同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起始课,不仅起到统领全章的作用,也是前面我们学习的有理数的运算》和整式加减等知识的延伸和综合应用的再提升。从知识的相关性角度看,一元一次方程也是今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创设赛罕塔拉游园的情境对丰富的实例,如“水塘面积”“树苗长高”“行程问题”进行分析用方程建立等量关系。展现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建模”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其数感,符号意识和模型思想,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为后续其他类型方程的学习铺路搭桥。

二、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 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已经能从“天平称重”“从水壶中给热水瓶加水”等活动中,感受等式的模型,能够列出形如:x+5=10,4y=380,这样的方程。 只是没有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通过本节课学生继续感知方程是建构等量关系的模型,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二)本章教学目标:

1.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模型思想。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会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感受转化思想。

3.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实际意义检验方程解的合理性。

4.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

(三)本节课教学目标:

1.通过识别方程,说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2.通过创设赛罕塔拉游园的情境,分析“水塘问题”“树苗长高”“行程问题”教师,学生共同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 感受方程的模型思想。

3. 通过观察列举的方程的共同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4. 通过猜年龄的游戏活动得出教师的年龄,验证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5.通过随堂检测落实基础,进一步认识方程,列方程,用方程。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并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

在实际问题中,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种策略的思考问题,借助列代数式、表格、示意图等方法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学策略分析

教法分析: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在概念教学设计中,注意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从学生熟悉的情境“水塘的面积”“树苗的高度”“行程问题”开始,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方程模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归纳的教学方式。

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学法上,极力倡导了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创设情境,使数学回到生活,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所包含的数量关系,学生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后,理解学习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数感和概括等能力。

教学手段:

利用游戏活动、多媒体、实物投影辅助教学,使赛罕塔拉游园的背景下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分七个小的环节,每个环节层层递进。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完成目标1)

游戏:(1)师生游戏:老师说我的年龄乘2再减去20等于50,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请同学完成并且说明过程,说对的奖励小礼物。

(2)生生游戏:请同学用自己的年龄编一道题,考考同桌,并且请一组同桌回答然后板书一个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猜年龄”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班级气氛,另一方面在游戏中渗透了方程的思想,实现目标1。

第二环节:初探新知(完成目标2)

问题1: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我们学校今年春天栽种了许多树苗请同学们算算树高。

(1)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 40 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 5 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 1 m?

分析:等量关系

树苗原高树苗长高树苗总高

如果设 x 周后树苗长高到 1 m,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40 + 5 x = 100

设计意图:通过种树苗这个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表格列等量关系,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渗透了方程的思想完成目标2。

第三环节:小组活动,再探新知(完成目标3)

第四环节:归纳新知(完成目标4)

第五环节 :巩固新知(完成目标5)

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

第七环节: 作业布置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六、教学评价

1.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关注学生在方程模型的建立和运用方程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策略及思维水平,更应关注学生能否从多种角度、采用多种策略思考问题,如借助图表、示意图等寻找等量关系,能够设立恰当的未知数,建立简洁的方程模型。

2.学生自主学习(基本活动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活动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小组互动,让学生自己小结,教师仅仅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本节课不仅要学会列方程,更要体会现实生活中方程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思想方法的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各种数学思想,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如建模思想、化归思想等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和设计过程中还有好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