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北师大版选修5第三节 史料的地位和作用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三节史料的地位和作用》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史料。

(三)史料实证:通过引导学生解读八则文字史料、区分史料的类型和价值,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和过程,从而锻炼学生获取与解读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并能辨析史料真伪及其价值,运用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四)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客观分析,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五)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树立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涉及史料实证这一学科素养,学生高中史学理论知识的积淀较少,讲起来比较抽象,所以教学时需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授课过程中宜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光绪皇帝之死为线索将史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清宫档案中有一种专门记载皇帝起居生活、言行举止的簿册,叫《起居注》 。

1908年11月14日《起居注》记载:光绪“大渐”,也就是病危。“酉刻,龙驭上宾。” 傍晚死在瀛台。慈禧太后则是第二天下午在仪銮殿命归西天。

37岁的光绪皇帝与73岁的慈禧太后在22小时内相继离世。

光绪之死遂成清史一大疑案。100年多来,史学界关于光绪死因的辩论从未停止,怀疑谋杀说和正常死亡说几经交锋,却一直没能形成学术定论。

(一) [学生探究活动]:依据史料概括光绪之死的种种猜测。

史料1史料解析与猜测 1908年,三月初九的“脉案”,御医曹元恒写下了这番话: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到了无药可用的严重程度。

同年五月初十的“脉案”,御医陈秉钧写有“调理多时,全无寸效”的话。

江苏名医杜钟骏为皇帝看过病后也表示,“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错”。

同年九月的“脉案”指出,此时光绪的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全部失调。“脉案档”:清宫档案,光绪的诊病记录

史料2史料解析与猜测 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在1908年光绪去世前的几个月里,一直密切关注其病情的变化,连续报道达30次以上,并多次刊出御医入诊的“脉案”和药方。

从以上报道来看,光绪帝从这一年的6月起,病情日渐加重,故各地名医一个又一个接踵入京,中医之外又有西医,虽多方诊治,却未见大效,11月初病势增剧。申报:1872创刊,1949年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影响最为广泛的报纸。

史料3史料解析与猜测 清宫御医屈贵庭在1937年《逸经》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却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而且脸色和舌头都是黑的。 《逸经》:1936-1937年出版的文史半月刊。《发刊启事》申明:该杂志乃“超然的及纯粹的文艺与史学的刊物,并无政治作用,亦无牟利企图。”

史料4史料解析与猜测 曾任御史及起居注官的恽毓鼎在其1911年所著的《崇陵传信录》中说,“慈禧病危时,有人向她报告说:光绪帝听说太后病重,面露喜色。太后闻言大怒曰:我不能先汝而死! 恽毓鼎曾任光绪帝起居注官十九年。书中自言感怀皇帝天挺英明欲奋发有所为,但生平遭际困厄,终损天年,後人又多有误解。因於宣统三年,将所见所闻录为此书,传之後世,以告慰先帝。

史料5 史料解析与猜测 1904年,外务部侍郎伍廷芳曾经与日本公使内田康哉谈话,内田有一个记录送回到日本政府的档案里。后来发现了这份档案,内田公使的记载说,他问伍廷芳,如果慈禧先死了,那么光绪会怎么样呢?伍廷芳说这件事很糟糕,光绪很可能会死在前面,北京的宫廷里面都这样传说,希望日本政府能够出兵把光绪救出来。 史料6史料解析与猜测 慈禧御前女官德龄1930年所著纪实文学《瀛台泣血记》中记载:李莲英平时依仗慈禧太后的威势,横行霸道,经常捉弄欺凌光绪帝。当太后将归天时,他深恐太后死后,光绪帝掌权,对己不利,于是抢先下手,害死光绪帝。

史料7史料解析与猜测 1964年出版的溥仪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说: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了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

又称:“我亲耳听到一个侍候光绪帝的老太监讲:’光绪帝死前一天,只是用了一剂药,才变坏的。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送的。 史料8史料解析与猜测 民间传言着光绪、珍妃、隆裕皇后、二太监崔玉贵的矛盾关系,

认为慈禧的侄女隆裕皇后与光绪长期不和,又经常迫害其宠妃珍妃,所以害怕慈禧死后光绪报复,毒死光绪。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