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地理教材同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澳大利亚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设计思想

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本堂课的设计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1、 突出地理课程的实践性。地理课堂的学习资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文本、地图。还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值得我们去开发,实践内容既能够丰富课堂形式,又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获取。故在本堂课中,我采用了探索实验、模型演示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于地形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充分利用地图,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图:与地理模型对比读图,情景模拟读图,原理分析读图……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多种形式恰当融合,增加教学趣味性,突破学生惧怕读图的难题。

3、 注重地理思维的培养。本堂课的课标要求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自然特点固然重要,但是其内在联系是地理学综合性系统性的重要体现,故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教师讲解、练习活动,与四川盆地对比,多层次的让学生感知地理思维,并逐渐养成地理思维。

二、教材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我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部分的材料进行利用,模仿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亚洲的自然环境部分内容,进行了材料和内容的整合。在整合中,我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考虑:

第一,澳大利亚作为大洋洲的唯一大陆,极具代表性。可以作为七大洲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二,在内容上并没有全面的讲述大洋洲的自然环境,而是突出地形、水系和气候三大自然要素,为学生快速的了解一个大洲找到要点和突破点。第三,基于初一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该大洲的突出特点考虑,在掌握自然要素特点的要求上,我有所取舍。地形要求能够找到重要的地理单元并能描述地势特点,气候要求分析降水和气温的一般规律,了解气候多样的特征,水系了解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和地上多季节性河流。第四,由于澳大利亚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较为复杂,在高中地理当中仍是一个难点,故在本节课中,我着重分析水系受地形、气候的影响,即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系跟地形、气候的关系,地表多季节性河流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对应七年级下期的教学。在七年级上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地形图、大洲大洋、世界的气候、气候的特征、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本堂课的内容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有一定的难度,故在选择内容时,我进行了适当的简化,以符合学生智能的发展规律。并且,在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提示,让学生能够有学习分析的成功体验,为之后更深难度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分布。

2、了解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的气温降水分布特点和气候的分布情况。

3、了解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上水系的特点及其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4、能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并分析问题。

5、掌握认识自然要素特征的一般方法。

6、通过利用实验仪器构造地理模型的探索过程,学会探究地理现象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探索的科学精神。

7、通过与四川盆地的对比,感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从而培养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五、教学重点

1、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

2、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上水系、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难点

1、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上水系、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

2、大自流盆地的构造原理。

七、教学方法

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实验仪器、电子白板(或磁铁、词条)

九、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十一、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的实际教学中,基本上完成了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预期的效果。但还有以下两点需要不断精进:

1、恰当应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由于本节内容对于前期学习的要求较高,而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达成度都不尽相同,所以要关注学生,在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强化,要让学生稳步学习,掌握知识。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深化,丰富知识。

2、善于利用学生生成。在教学设计中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有时并不如教师预期,但却能展现学生思维的亮光,此时不应该按部就班的完成设计内容,而应该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即使是错,也要从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我们的教育不应局限于一节课,不应局限于一个学科,而应该放眼于学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