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下册(2012年10月第1版)《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1.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
七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并不完备,更多的依赖形象思维。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多数学生对本节内容很感兴趣,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期待动手操作。因此,本节教学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联系,并设计安排观察心脏形态结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结构的基础上,但由于学生尚缺乏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所以在观察结束之后,共同总结心脏的结构特点,最终层层递进的了解心脏的功能。
2.学生的情感水平
通过感受心脏跳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存在,并思考将所学知识落实到保护心脏、锻炼身体的行动上来,这对学生形成珍爱生命的情感有一定的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说明心脏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认同体育锻炼有益心脏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教学难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3.重难点突破方法:
本节知识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心脏的结构复杂,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围绕重点和难点内容,精心设置问题,通过启发、点拨,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实物、视频、模型等教学资源,安排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归纳形成重要概念。
具体来说,首先基于学生的感性认识,总结出心脏的外形、大小、位置和心跳特点。关于心脏的结构,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利用实物、模型、视频以及课件,使学生通过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特点,体会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对比法、联想启发法。
【学生学法】:观察—分析—讨论、比较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猪心脏解刨视频、心脏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复习复习三种血管的结构及功能复习为本节学习做铺垫。
心脏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心脏的结构特点与功能1.心脏的外形、大小和位置1.让学生动手画或者比划心脏;
2.图片展示心形和心脏,说明两者具有相似性;
3.讲解心脏的外形、大小和位置。强调心尖指向左下方。积极动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