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生物教材同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根据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知识是学生与环境、个人经验相互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引领者。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课前观看微课,自主学习,课上讨论、交流与实验观察结合的教学策略,实施翻转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做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发动者”,做学生讨论交流、实验观察的“指导者”,做学生释疑解难、归纳总结的“点拨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验,认识血管的种类和功能,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塔读,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1.3 教学特色

1.3.1 利用“微课”翻转课堂,突出教学重点。

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是由这些管道来完成的。血管分布在人体内,血管的种类和结构特点比较抽象,看不着也摸不着,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自制“血管”的微课,突出教学重点,直观显示血管的图片和微观结构,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的特点。课前观看微课,自主学习血管的知识,给课上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1.3.2 调整教材顺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第10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材将血管和心脏编排在前,把“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的实验放在“血液循环”的内容里,安排在心率和脉搏之后。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觉得将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与学习“血管的种类”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合理,因为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目的是辨别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根据不同血管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来识别血管的种类。所以,我们认为,学生在认识了血管的种类及结构特点后,进行实验观察,可以加深对血管结构特点的认识,也为下一步学习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微课学习、实验观察、讨论交流为主。学生课前准备较多,课上的活动也较多,学生参与度高。

1.3.3 加强实验示范演示指导,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是学生第一次用活体小动物进行的实验。实验课上难免会有各种情况发生,如小鱼乱蹦,学生惊叫,包裹不好小鱼,在显微镜下小鱼总是在动,不好观察等。这就需要老师在实验前精心指导,示范演示,播放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显微视频,让同学对观察到的血管和血流状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提醒学生爱护小生命。留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操作时间,让学生能认真仔细地观察,识别血管的种类,而不是满足于“我看到了”的状态。

1.3.4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本节课以播放新闻“冬春之交,警惕心血管疾病”,以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对血管知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课上的实验观察,学生对血管的种类、结构特点和功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时再播放一段“血管被堵的危害”的动画,传达“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中约40%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条信息,前后呼应,引起学生对心血管健康的关注,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 教学、实验分析】

2.1 学情分析

“血管的种类”及“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生物学(苏教版)七下第10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的内容。通过微课“血管”的学习和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识别血管的种类、结构和功能,为构建“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的重要概念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生对血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比较模糊,对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现象十分好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既想探个究竟,又害怕小鱼离水会死,不敢观察时间太久,浅尝辄止,达不到实验观察的效果。所以联系实际,创设情境,讨论交流,规范实验,操作演示,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血管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2.2 重难点分析

2.2.1 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解决方法:制作“血管”微课,变抽象为直观。利用微课重点突出,可以反复观看的优势,指导学生课前观看,自主学习,课上检验自主学习的效果。

2.2.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

解决方法:实验前,用手机拍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微视频,课上加强实验规范指导,播放微视频,让学生参照视频图像,在显微镜下寻找三种不同的血管,为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提供事实依据。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2. 能力目标 学生动手操作,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根据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判断区别三种血管。

3.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关注血管健康,认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关资源